笔趣阁 > 全家读心我吃瓜,炮灰个个都开挂 > 第126章 大手一挥,给小两口买房

第126章 大手一挥,给小两口买房


  沈老太太的表情顿时有些不自在了起来,这心确实不该老大媳妇来操。
她歉疚地看向慕氏,还没等她开口说话,小棠梨的心声又蹦了出来。
【不过嫁妆怎么处理,不应该问问五婶婶的意见吗】
【亲亲娘亲在想什么呢?】
【要是不识好歹的人,还以为娘亲是想要侵占人家的嫁妆呢】
小棠梨满脸的不解。
慕氏也有些不解,宝珠是个新嫁娘,嫁妆这么多,她帮忙操心归整不正常吗?
她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哪里懂这些?
之前马氏、陈氏、文氏进门的时候,嫁妆也是她帮忙核对的,有什么不对吗?
怎么听闺女的意思,她像是逾越了?
她看向沈老太太。
沈老太太自然也听到了小棠梨的意思,立刻跟慕氏说:“那你就别操这份心了,让宝珠自己决定吧,东西是她的。”
慕氏垂首结实道:“我没有想要沾她便宜。”
“我知道。”
两人的对话其实是说给小棠梨听的。
小棠梨终于松了一口气。
【我就说亲亲娘亲不是想占便宜的】
【别让别人误会就好了】
慕氏听到小棠梨的心声,已经决定不再插手这件事了。
沈老太太把童宝珠叫过来一问,童宝珠也傻眼了,她支支吾吾道:“这、这不是娘帮忙安排的吗?”
“主要是你们不常住在家里,所以才问问你。”
“都听娘的。”童宝珠模样十分乖巧。
好像刚刚拿刀要出去找人拼命的不是她似的。
沈老太太想了想说:“既然这样那你的嫁妆放在你屋里,钥匙你自己拿着,不过这样的话你的床单被褥什么的都要你自己回来晾晒了。”
“啊?”童宝珠昨天还是待嫁的闺女,今天就成为人妇了,一时之间还转变不过来。
“我、我不是要住在家里吗?”
童宝珠再大大咧咧,也知道出嫁女不能住在娘家的道理。
“你和五成刚新婚,他又在你爹的铁匠铺里干活,不能天天在家里陪着你,所以娘想着你跟着他一起住到镇上去。”
说到这里,沈老太太一拍脑门说:“哎呀,我怎么忘了,回头给你们在镇上买个院子不就成了?行了,这件事我心里有数了。”
童宝珠更是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她的婆母娘在说什么?
要在镇子上买院子?知不知道镇子上一个小院子都要二十多两?
慕氏听到沈老太太的话也点了点头说:“我看行。”
童宝珠晕晕乎乎地又回房去了。
沈老太太还真就说干就干,让五成和宝珠两人在镇上看院子,遇到合适的告诉她,她出钱。
童宝珠听沈老太太说这样豪横的话,不由地吞了吞口水。
她早就听说沈家现在发达了,可没想到竟然这么有钱,让她在镇子上随便看。
她回门的时候跟童父童母说了这话,童父童母也十分意外,又仔细问了问,连沈老太太说话时候的表情语气都要问清楚,想知道沈老太太是真的准备给他们小两口买院子,还是说气话的。
童母还觉得童宝珠不靠谱,把沈五成叫过来问问,问清楚之后终于放心了,老两口喜滋滋地说:
“这件事包在我们身上,到时候我们也会贴补一些银子给你们,不会让你们家把这个钱全出了。”
他们也有自己的宅子,但是那宅子是要留给五成和宝珠的孩子的。
媒人说了,到时候他们小两口一个接一个地生,要一个过来跟着童家姓,也不为过吧?
沈家几个孩子不都姓沈吗?
谁还能说沈五成他们几兄弟是宋家的人?
只不过,想要在镇子上买房子太难了,没有人卖。
童父想了想,决定买一块地,自己盖。
沈老太太得到这个消息也没有反对,不管是买现成的还是盖房子,她出钱就对了。
于是,她直接给五成拿了五十两银子,让他送到童家去,让童家父母帮忙给造房子。
童家父母都惊呆了,造啥房子啊?竟然要五十两?
当他们听说沈老太太要求在院子里打井的时候,更是惊呆了。
这年头谁家院子里有井,谁家就是大户。
村里人说酸话的时候就会说:“你再怎么厉害,怎么没见你在院子里打一口井?”
所以能在院子里打井的,绝对不是一般人。
童家父母心里感动的很,要是院子里有一口井,吃水不用到外头去挑了,他们的女儿洗衣服也不用去河边,在井边就可以洗,实在太方便了。
他们都觉得跟沈家结亲是结对了。
安排了童宝珠两口子的事,沈老太太才想起来答应郭老太的事。
而这个时候,县太爷早已经回县衙去了。
她看到乔越、乔可姐弟跟三宝在院子里跑着玩,就把乔越给叫了过来,一脸郑重地跟他说了这事。
乔越一听不过是让梁大夫来一趟,当下拍着胸口答应了下来,让陆离回去把梁大夫给找过来。
梁大夫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急急忙忙赶到大槐村,没想到竟然是给郭老太的老来子看病。
他真是无语至极,小公子以为他很闲?
他不仅要帮忙给小公子调理身子,还要给大人出谋划策,他可真是全能型的人才,忙的很。
不过,来都来了,他当然也不能拂了小公子的意思。
沈老太太让大宝到郭家村去请郭老太,郭老太听说梁大夫来了,立刻提上两份礼物上门来了。
一份送给梁大夫,一份送给沈老太太。
不管东西贵重与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份心意。
所谓礼多人不怪嘛。
梁大夫给郑宴清把了脉之后,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
“可是有什么不妥?”郭老太紧张地问道。
“令郎是心疾,脾胃也十分虚弱,如果我没有诊错的话,令郎的病怕是胎里带来的吧?”
“那他的病可有法治?”郭老太一脸紧张的问。
梁大夫说:“想要除根很难,但用天材地宝好生养着,说不定以后会有什么大造化。
县太爷家的小公子也是胎带的身体虚弱,小时候非常的瘦弱,跟令郎差不多。
我们家夫人和老夫人用天材地宝把他养成如今的模样,你看他现在越来越好了,几乎不犯病了。”


  https://www.biqivge.com/book/34466970/422771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