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 第117章 明诚斗狠拆迁,童贯自投罗网

第117章 明诚斗狠拆迁,童贯自投罗网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想了很久,李清照把这首词寄给了赵佶。
  李清照刚起好了地基,准备起楼的时候,发现被一伙人强行把她的地基给扒了。
  崔户长二人在大牢关着,地块周边暂时没有府衙管事的人看管。
  赵挺之听管家上报,洛阳新家的邻居比他先开工,摊子铺的比他还大,部分材料都搞到他地盘上来了。
  据说隔壁是个弱女子,赵挺之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出手教训教训她,赵明诚果断出手了。
  干就完了。
  赵明诚自告奋勇来洛阳,决定亲自处理此事。
  朝廷早已传出迁都的消息,各大官僚只要有门路的,有点积蓄的,都开始在洛阳置办产业。
  跟官吏走得近的富商巨贾们,也纷纷行动了起来。
  一时间,洛阳的土地房产等价格明显上涨。
  李清照拿到手里的土地,还没盖楼呢,就已经增值一倍多。
  底下人跟章惇汇报李清照地块有人闹事,章惇连忙过来跟李清照通报情况。
  李清照心想自己在人家地头,总是让人家一个二三品大员跑前跑后,不太好,婉拒了章惇亲自出马的请求。
  章惇想着她去处理也好,等会派一个大理寺卿跟着李清照打下手,他给赵佶写完奏疏再过去。
  自从李清照来到洛阳,章惇每天一道奏疏,没有间断过。
  皇宫给章惇的御批,比其他任何文书都及时,也是每天都按时回复。
  不是已阅,就是甚好,做得不错。
  没有怪罪章惇的地方。
  这些回复章惇看得出来,不是赵佶亲笔,他的瘦金体别人模仿不来,御批的字迹绝对是皇后亲笔。
  官家授权给郑皇后御批,那就相当于皇上本人回复,章惇知道自己做对了,每天心情都不错。
  秀秀怕章惇他们官官相护,没有等人到齐,硬拽着李清照来到了现场。
  赵明诚给李清照写了半年的信,一封没回,正在气头上,当场砸下一百两银子,让扒了隔壁地基,材料丢在一旁。
  现场灰尘飞扬,木头滚落得到处都是,自家地基已被扒掉一大半,正在施工的工人们被人绑了起来,按在地上,像犯人一样跪着。
  尘土太大,用袖子遮挡头部的李清照没想到居然还有人在她面前撒野,怒道:“哪里来的,敢在本娘子头上动土?”
  秀秀冲上去就是一顿打:“你们谁呀,太欺负人了吧,给我滚蛋!”
  “哎,小娘子,你别说是女的,我们就不敢动手,哎,哎……”
  几个混混眼看着秀秀冲进他们中间,拳打脚踢得,他们也开始还手了。
  两个回合,秀秀就被恶棍们按到地上摩擦,秀秀的脸上沾满了灰尘。
  赵明诚听着刚才女人声音耳熟,但她挡住脸,也看不出来是什么人,也许是自己思念成疾,总幻听。
  赵明诚抛开杂念阴沉道:“你们家的东西已经毁坏我家的场地,这个损失我该怎么索赔,娘子?”
  没想到这个家伙居然倒打一耙,管她要赔偿,李清照气得浑身难受,不管什么灰头土脸,放下胳膊,指着赵明诚。
  “士别三日,果然刮目相看啊,长本事了,很好很好!”
  赵明诚还在盘算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拿下邻居,对方指着自己鼻子开骂了。
  定睛一看,不会吧?
  赵明诚哆嗦着走了过来,当他看到李清照的时候,魂都吓没了。
  “照娘,怎么是你……”赵明诚说话都快结巴了。
  似乎想到了什么,赵明诚连忙朝手下喊:“快把人都放了,绳子解开,快快快!”
  赵明诚反应倒不慢,他第一次看到李清照冷若冰霜,明明她很生气,却没有爆发出来。
  “你是何人?胆敢在这里撒野?”一个浑厚的声音从李清照身后传来。
  赵明诚只顾着盯着李清照,忘记了她身边还有一个穿着朝服的人,看起来级别很高,不比他爹低。
  “小的赵明诚,见过官爷,您是?”赵明诚不敢得罪,恭敬回复着。
  刚才还嚣张跋扈的几个混混,看到对方来头不小,也都消停了。
  “我是大理寺卿,名字就不提了,怎么说?”
  公事公办的样子很是有些吓人,赵明诚知道怎么应付,跟他爹学了不少。
  舔着笑脸,赵明诚弯腰行礼后,媚笑道:“这位爷,麻烦请您借一步说话……”
  “不必了,有什么话,直接说。”
  赵明诚见这一招不行,脑子转动飞快,既然大理寺卿是跟着李清照来的,只要李清照没事,那么大理寺卿也就没事了吧?
  “哎呀,实在不好意思,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赵明诚在这里给照娘赔不是了,都是我的错。”
  “别叫我照娘,叫我李家娘子吧,我跟你不熟。”李清照捋了捋秀发,上前一步给工友们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来人!把这群凶徒带下去仔细审问!”大理寺卿人狠话不多,直接下了命令。

  四个凶恶的衙役早已等候多时,上去三下五除二,直接将赵明诚及其雇佣的恶徒全部抓捕。
  “照娘,不,李家娘子,误会,误会啊,快跟大理寺卿求求情,啊……”
  被拖走的赵明诚艰难扭头哀嚎,最后被一记响亮的耳光扇晕过去。
  “照娘,您看本官处置的如何?可还满意?”大理寺卿抬手道。
  “辛苦贵卿了,同样的土地面积,却不一样的税负,希望章相能查清,举一反三,还百姓一个公道。”
  原本以为只是过来撑撑场面,抓几个混混,没想到水还挺深,这个李清照不简单呐。
  年少成名不说,对社会上的这个毒瘤也很是敏锐,就看章相敢不敢动刀子了。
  “照娘放心,本官绝不姑息,定将原话带给章相。”
  李清照忙完过后,回到官衙,章相出门在外,她只得回屋给赵佶写信。
  郑皇后回复她,告诉李清照赵佶眼下正在杭州,她可以直接写书信发往杭州知府。
  童贯和蔡京躲在杭州城外围的山里,坐山观虎斗,两人正在讨论魔教和禁军谁胜谁负。
  “蔡兄,我们两个是不是应该去给官家请安,躲在这里不太好吧?”
  “童兄,咱们不是怕魔教敌人打进来,提前跑到山里躲起来嘛,东西都带出来了吗?”
  “只带了几幅画,都是绝品,孤品,太沉了,真背不动,蔡兄你呢?”
  “我也差不多,金银财宝太重了,埋在土里等回去再挖,你看魔教敌人好像逃走了。”
  “我们下去看看,的确是宋军在后面追杀,走走!”
  两个人各背个大布包,溜下山来,果然发现到处都是魔教敌人的尸体,宋军已经远去,看样子大胜在望。
  童贯带过兵打过仗,看着宋军的阵型阵法和行军,的确是有高人坐镇指挥。
  那个人该不会是皇上吧?童贯心里琢磨着赵佶,自己是不是该单独去一次,包里的东西怪沉的……
  蔡京想着回京都想疯了,各种法子用尽,也没任何消息。
  趁着官家来杭州,必须抓住机会见一面,童贯也想回京,官复原职,眼下居然成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了。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那个,现在战事结束,我还要回去看看东西在不在地里,我先走一步,回头再好好喝一顿,蔡兄。”
  “嗯,我也惦记着,怕让贼人趁火打劫了,后会有期,告辞,童兄。”
  两个人回到各自住处,开始认真准备起来,通宵达旦甄选最好的文物古玩字画,等着献给赵佶。
  “你去给我盯着宫观官蔡京,一有动静,马上汇报!”
  “是,小的这就去。”
  童贯不想再等天亮了,干脆现在就进城。
  童贯来到城门口,罕见地发现城门没有关闭,很多禁军正在趁夜打扫战场,组织救援伤兵等。
  只不过城门口盘查非常严格,童贯看到普通百姓无法进出,只有知府的命令和禁军的腰牌才可以通行。
  前面一个隔壁县城的通判想进去已经被拒了,他这个供奉官不一定管用。
  只能试一试了,碰运气,看看这个禁军队伍里有没有西北军。
  童贯袖带里随身带着他西北军的腰牌,纯金的,所以一直贴身保管。
  童贯排了一会儿队,终于轮到他接受检查。他出示了西北军的腰牌,并声称有紧急军务要面见圣上。
  守门的士兵看了看金腰牌,又打量了一下童贯,本想请示上级,可大半夜的还是不打扰将军,最终还是放行了。
  听说西北军这次打仗打得非常好,这不兄弟们都在吹,现在自己也打了大胜仗,那个高兴啊。
  一高兴,军士大手一挥,让童贯顺利通过。
  童贯心中暗喜,顺利地进入了城内。他找到一家客栈暂且歇下,等待天亮后再去寻找赵佶的行踪。
  与此同时,蔡京也在精心准备着要献给赵佶的礼物。他知道这次机会难得,一定要把握住。
  第二天清晨,童贯四处打听皇上的下落。
  得知赵佶住在城中的一座府邸内,童贯便找上门去。
  然而,赵佶并不在屋里,那家仆人告知童贯,赵佶一早便出门去了。
  童贯不禁心生焦虑,担心蔡京抢在他前面见到了赵佶。于是,他决定在知府衙门附近守候,等待赵佶归来......
  他刚到府衙门口,执勤衙役立马上前盘问:“什么人?报上名来,查看路引告身。”
  “官爷请随便查看,本人是奉官家授权在杭州的供奉官童贯。”
  “谁?童贯?”两个衙役对视一瞬间,脸皮子迅速绽放出花儿来。
  “昨天刚收到朝廷发下来的海捕文书,今天你就自投罗网,太好了,来人,给老子拿下!”
  “什么意思?我可是朝廷命官,你们放开我……”
  “命官怎么了,要得就是你的命,押下去!”
  童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个皇上亲自任命的官员会被关进大牢。
  我特么的送礼还送错了,连自己小命也送了?童贯被死狗般丢进大牢,心里是崩溃的。

  蔡京天亮以后进城,得知赵佶已经北上,离开了杭州,蔡京急忙留下一个包裹,托人送给赵佶。
  杭州知府蒋之齐不敢怠慢,毕竟蔡京做过宰相,搞不好哪天又回京了,直接派人跟着军情八百里急报,一起送到了赵佶身边。
  此时赵佶带着龙卫军团精锐一路疾行,赶往扬州城。
  刘乃桃在扬州城坐镇,底下三支禁军轮番攻击魔教总坛,禁军步步为营,基本上已经解决了绝大部分叛军。
  只不过最后剩下的一万多敌人,不知所踪。
  “恭喜娘娘旗开得胜,剿灭了魔教,官家回来定是极为高兴的。”
  扬州城军地官吏们那叫一个高兴,肃清城中奸细后,原有魔教地盘,他们已派人去接管。
  “嗯,各位英勇拼杀,官家定有封赏。方腊的下落要继续追查,务必要斩草除根。”
  “谨遵娘娘懿旨。”
  刘乃桃同时命令无为军,高邮军和广德军北上大名府,支援策应当地禁军,他们面对强大的辽国骑兵,很不容易。
  辽军主力南下在江边遇阻,有一宋军船队专门袭扰辽军,辽军有人提议用火攻击。
  但火器营的攻击,看似很猛,可是那些冒烟着火的箭矢飞到船舱里,并没有引发火灾。
  巨大的船队,依然持续不停地攻击着辽军。
  最让辽人难受的是这个宋军船队打了就跑,辽人想过江的时候宋军又杀回马枪。
  砍又砍不到,射又射不死,辽人难受得快要崩溃,眼瞅着粮草就要耗光了。
  赵佶星夜疾驰,弯月渐落的时候,收到了蔡京送来的包裹,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些珍贵的书画和古董。
  他微微一笑,明白了蔡京的用意。奸臣,不管你做什么,朕都不会重新启用你,让你祸害社稷。
  与此同时,赵佶也接到了关于童贯的报告,得知他在杭州被捕入狱。
  赵佶思考片刻,决定将童贯带回京城再审,其中是否牵连到其他人,还得有个明确的说法。
  而在魔教总坛,方腊带领着剩余的一万多人藏匿在深山之中。他们疲惫不堪,但仍抱有一丝希望,准备寻找时机东山再起。
  另一边,宋军的船队继续在江面上与江边岸上的辽军激战。
  双方你来我往射个不停,互不相让。总得来看,辽军死伤较多。
  宋军几乎没有什么伤亡,反而草船借箭,源源不断地收下了辽军的厚礼。
  战火弥漫,江水奔腾,这场战斗究竟会如何收场?一切皆是未知之数……


  https://www.biqivge.com/book/37183170/303029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