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寒门新贵:我的媳妇都是大龄宫女 > 第114章 ——刘二家的大动作

第114章 ——刘二家的大动作


不久,
  一个中年发福的男人走进来,他的步伐从容矫健。两道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刘二满脸笑容的道。
  “  原来是刘大人,不知来本寒舍找外有什么事……?”
  此人面部线条分明,轮廓清晰。嘴角挂着那一丝微笑,带着几分世故的狡黠。又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
  刘二与他客气的聊了几句,随后直接开口问。
  “何老板,我本来打算购买一些废纸,听店铺掌柜说,你家造纸作坊打算出售,这是真的吗……?
  何富贵脸上眉头顿时一皱,但很快就舒展开来。一脸笑容试探的询问刘二。
  “刘大人,你想购买我家造纸作坊?”
  刘二道:“对……!如果价格合适,我就买下它……!”
  对于何富贵来讲,他家的造纸作坊技术不行,就造不出书写的好纸,如果一直制造研究下去,还会亏损下去。又没有什么利润,他早就想把它处理掉。只是稍微思考片刻就对刘二道。
  “刘大人,你如果真想要,不如我们去造纸作坊去看看。你瞅了后,我们再谈价……?”
  刘二道:“好!何老板请……!”
  何富贵喊来自家仆人赶来马车,朝自家造纸作坊驶去。
  一条河边,十几座简单的茅草屋出现在眼前。房子后面是一大片竹林。几十个工匠正在忙碌。有人在  切麦杆,有人在翻草剁,也有人牵着一头水牛践踏纸浆。
  刘二随便观看一下就有了主意,现在正是竹子生长时期,夏国竟然没有人知道用竹子做纸的原材料,于是并问何富贵。
  “何老板,这座竹林是谁家的……?”
  何富贵闻言,  恭敬的说道:“刘大人,这座竹林也是我家,毕竟造纸也要烧大量木柴,有此竹林也节省许多时间……!”
  刘二点点头,说道:“何老板,你这个小作坊情况我就不说。现在也值不了几个银子。无非有几个半吊子熟练工匠。我自己有更好的造纸技术,你开个价,合适我就打包连你这片竹林一起买下……!?”
  何富贵瞅了一眼刘二,又瞅了一眼自己造纸作坊和竹林。摆出一副很难受,忍痛割爱的苦瓜脸说道。
  “刘大人,我这里一共有二十三名工匠。加上百亩竹林和场地。一共五百两银子,打包都卖给你……!”
  刘二也不想与他讨价还价。毕竟现在的荒山竹林不值钱,自己又身为  朝廷官人,为了便宜几十两银子与他讨价。让人以为自己以势压人。毫不犹豫的答应。
  “好,何老板!我也不与你讨价还价。五百两就五百两,但是咱们马上回去过户……!”
  何富贵闻言,一脸不敢相信。想不到这位县男大人,  做事这么干脆利落。立马召来这群干活的工匠头杨二虎解说一遍。随后带着刘二回县城  衙门办过户手续。
  随后回到造纸作坊,经过刘二自我简单介绍,大家都有个简单的认识。刘二让工匠头杨二虎他们,以后继续用芦苇和麦杆造他们以前那种柔软的纸。
  前世造卫生纸的原料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棉浆、木浆、竹浆、草浆等天然材料。而夏国用的是树皮、麻、桑叶、鱼网等材料做纸的原料。没有人想过用竹子和树木做。毕竟把一根大毛竹和村木弄成木浆,太消耗时间了。
  又因各地产物缘故,各地原料的选择更多贴合本地实际。  住在湖边的原料赫然是芦苇和破烂的渔网。而刘二这里主要产小麦,那用的造纸原材料自然便是麦杆。
  但是刘二现在是想用竹子做实验的。毕竟用石灰浸泡竹子就要几个月时间。随后命令他们所有人上山去,去砍一些新鲜嫩竹子回来,按照他说的方法,将竹子纵向劈开后,用熟石灰在水池里浸泡一个多月。随后毛竹从熟石灰池子里拿出来,清洗去石灰。之后再放入池子再浸泡一个多月。
  因为用竹子制作的纸质量,要比麦杆和芦苇草的纸更好。更适合书写印刷。因为现在是砍毛竹造纸的最佳时间,即是竹子长出叶子之前。
  刘二安排好造纸作坊里的事,随后带着一马车以前造的柔软的纸回家了。
  对于刘二来讲,他并不会告诉他们造纸是为了擦屁股、做姨妈纸的。如果让那些所谓的世家文豪知道。说不定他们会召集一些酸秀才批判刘二。不过刘二也有所准备,那几池浸泡的竹子,就是对付他们最  厉害的武器。
  刘二这东家一走,造纸作坊的人就爆了锅,大家集在一起议论纷纷。
  “杨师傅,这刘大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咱们造的纸根本无法书写。为什么他还让咱们使劲造纸……!?”
  “是啊!他说造的纸最好再软一些!最好不要稍微用手指头一捅就破了……!”
  “还有,杨师傅!用竹子也能造纸?可这竹子也太硬了,不知道泡的时间  够不够……?”
  杨二虎瞅了众人一眼,唉声叹气的说道:“各位!我也不知道,刘大人叫我们怎么干,就怎么干……!”
  随后眼睛又放着亮光,激动的对众人说道:“刚才刘大人走时吩咐过,每人每月加五十文工钱。谁能有办法让咱们造的纸更柔软吸水,  奖励十两到五十两银子。干活的众人都奖励一两到五两银子……!”
  此话一出,顿时让大家兴奋不已。毕竟没有什么比奖励银子更实在。
  这几天,
  刘二家又是大量购买材料,大量招人修建砖瓦房,还购买了上百架织布工具。一时让村民们议论纷纷。连从不八封的老村长都忍不住找上门询问。
  “刘二,你买这么多织布机,不会是想要开织布作坊……?”
  刘二笑呵呵对村长说道:“三叔公,你猜对了。我媳妇觉的呆在家无聊。想自己找个赚钱的买卖打发时间。于是就找我想了个赚钱的作坊。”
  村长道:“刘二,那不是要许多人干活?”
  刘二道:“是啊!三叔公,过两天原材料一准备好,我家打算招几百多名妇人织棉布。只要人勤快,手脚干净,本村妇女优先……。”


  https://www.biqivge.com/book/38477243/303029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