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开局渭水之盟活捉颉利 > 第241章 严逸提出糊名抄录制度

第241章 严逸提出糊名抄录制度


“黄兴被押到大理寺候审,涉事一众官员官降三级,贬往边境戍边。哎?这事王爷不知道?”房玄龄一脸奇怪。
  “我为何会知道?”严逸也懵了。
  干我屁事……
  谁跟我说了?
  要是跟我说的话,我可能处置的这么简单吗?
  “其中礼部有几位管事不是分到溧阳城参与修建工作了吗?”杜如晦也是一脸不解。
  沈富的溧阳城和严逸的玄菟城虽然都是封地,但性质上还是有所不同。
  严逸是王爷,玄菟城经济、军事包括律法都归严逸所有,对于封地有自主权。
  但沈富是郡公,他的权利和秦琼等人一样,可以享受独立税款,但军事边防和知府衙门都得由朝廷主控。
  溧阳城百废待兴,修建及日常管理自然也要朝廷出人,被贬的官员就名声上带了个小官衔,实际上和发配边疆也差不了多少。
  唯一不同的也就是被贬官员若是做得好还有可能回朝廷。
  但和那些官员一样送来的人可不少,严逸懒的听这种破事,沈富自然也不会拿这种小事天天来烦严逸,这才导致严逸根本不知道。
  “所以科举舞弊这么大的事最后也只得了个贬官?”严逸沉着脸有些不悦。
  “也?贬官还不够严重?”杜如晦抽了抽嘴角。
  你当谁都跟你一样,升官跟喝水一样简单?
  有些人穷其一生只怕也升不了一级,就算他们在溧阳城表现良好,将来重回长安,只怕也是个边缘小官。
  这一辈子都没什么指望了……
  “贬官他不是还有一线生机吗,假如说这件事是郑王授意,涉事官员送到溧阳城劳役,郑王会不会想办法把人捞回去?”严逸反问。
  “可王爷不是说郑王对此不知情吗?”房玄龄忙问。
  “我是说假如,假如你们若是知情并且授意官员做下此等事,你们会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被贬送不管不问,那贬送的意义何在?”严逸没好气道。
  “这……”房玄龄沉默。
  科举制度刚刚兴起,还有不少弊端和漏洞,对于惩罚自然也是这头一遭。
  坦白说他们还真没考虑这么多,毕竟第一次科举还是严逸主控,谁都没敢打这个主意。
  “那王爷觉得如何?”杜如晦拱手请教。
  “一众涉事官员一撸到底,全部押回长安判推至午门斩首之刑,由大理寺监斩。
  命所有文武百官监刑,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科考作弊学子上下三代取消科举资格,判黔刑,在额头刻上舞弊字样,贬到边疆劳役十年起,严重者终身劳役。”严逸沉声道。
  “严重?还有比科举舞弊严重的?”两人皆是一愣。
  “当然……夹带小抄作弊者十年,像黄兴这样冒名顶替者二十年,冒名顶替并事后杀人灭口者终身劳役。”严逸点头说的铿锵有力。
  两人顿时茅塞顿开连连点头。
  对啊!他们都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万一这事没有被查出来,事后无论是黄兴还是涉事官员会不会杀人灭口那可说不准啊!
  “王爷果真思虑周全,老夫受教了。”房玄龄行礼。
  “房大人不必如此,其实我刚刚在想另外一个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件舞弊案归根结底还是科举制度上有漏洞。
  杀一儆百的震慑只是一时,时间长了或者说陛下百年千年以后得朝堂会不会有人铤而走险那可就不好说了。
  我倒是有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严逸犹豫不决道。
  “王爷请说!”杜如晦眼睛一亮。
  他刚刚没说话其实也在考虑这一点,但究竟如何完善,说实话他还是一头雾水。
  “糊名抄录!”严逸微微一笑。
  “糊……糊什么?”两人皆是一愣。
  “糊名抄录就是先由弥封人员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
  再由誊录人员将试卷内容原封不动地誊录出来,将誊录的试卷交给考官评阅。
  这样,考官评阅试卷时,既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
  但是弥封人员和誊录人员必须得是无亲无故的孤寡之人,最好是些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
  这样的人无牵无挂,自然不会在试卷上动手脚,而且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荣誉感强,想要收买也不是易事。
  朝廷也可以给他们个安居之地颐养天年,总好过每年给一些抚恤金让他们自生自灭的好。”严逸解释道。
  糊名抄录源自北宋,此举确实给北宋时期减少了不少舞弊的可能,但还是会有人铤而走险。
  好在唐朝以前战事颇多,孤寡老兵不在少数,由他们负责糊名抄录作弊就更加困难。
  毕竟那些孤寡老兵家眷都没了,只剩他们一人,朝中负责他们往后衣食无忧,谁会嫌自己命长去干那些损人不利己的事。
  他们把脑袋别在腰上拼出一身军功,一次舞弊那便是毁了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功名,遗臭万年啊!
  “妙极妙极!这样一来便可以完全杜绝舞弊之可能,王爷果然是聪慧过人,老夫等受教了。”房杜二人高兴极了。
  这简直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神计。
  “我也是一时有感而发,之后若还是有什么漏洞,还得指望两位大人补全。”严逸笑着说道。
  “还……还有漏洞?哪里还有漏洞?”两人皆是一愣。
  他们现在大脑一片空白,完全是严逸说啥他们就听啥,根本就没有察觉到严逸是在谦虚。
  “我的意思是……”严逸撇嘴,话刚说了一半,外面便传来下人回禀:“王爷!沈郡公求见。”
  严逸眼睛一亮。
  说曹操曹操就到,沈富可好些日子没回来了。
  “快请进来。”严逸急忙吩咐。
  不大一会儿沈富笑呵呵的走了进来,房杜两人震惊的看着沈富:“你……你是沈大人?”
  这沈大人在溧阳城都经历了什么啊?
  怎么会变化这么大?
  上次沈富带鸡鸭大军去长安解决蝗灾时,他们俩都没机会见到沈富,所以根本不知道沈富减肥成功了。


  https://www.biqivge.com/book/43758012/303028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