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书嫁首辅,锦鲤甜妻旺全家 > 第271章 海晏河清,顺诵时宜

第271章 海晏河清,顺诵时宜


萧兰兰见大家都在笑她,她满脸通红,很不服气。
  “不是,你们笑啥啊,难道这两对小名的寓意不好吗?反正是乳名,也用不着太讲究吧,以后大了还是要叫大名的。”
  “好,挺好的,就叫平平安安吧,哥哥叫团团,听着不太英气,平平安安好,寓意也好!”
  周氏赶紧捧哽,她觉得自己这两个娃娃,从出生就这么受宠,她已经很满足了,平平安安多好,平平安安的长大。
  “嗯,我也觉得平平安安好,哥哥叫平平,妹妹叫安安,就这么先叫着吧!”萧勉主打一个妇唱夫随。
  还好二哥二嫂给面子,萧兰兰赶紧顺着台阶下来。
  新生命的降生代表着喜悦和希望,现在萧家人可有的忙了。
  姜岁和萧鹤川回去以后,便开始商量要给孩子取什么名字好,要听起来好听,叫起来顺口,还要像一对兄妹,要有美好寓意。
  萧鹤川让她想,自由发挥。
  姜岁拿着笔撑着头,眼珠子一转,她嘴里念着安安的乳名,一瞬间就有了灵感。
  于是她在纸上写下了两个名字。
  时宴,时宜!
  “夫君,你来瞧瞧,这两个名字如何?”姜岁写完以后,便看向了萧鹤川,同样是一脸期待。
  萧鹤川拿起纸张,看着上面写的板板正正的两个名字,唇角勾起,道:
  “海晏河清,顺颂时宜?”
  “正是!”姜岁心想,还是你懂我想表达的意思啊。
  可是,她是不是又忘了自己应该在他面前藏拙呢?看来她是又忘了自己的人设了。
  萧鹤川挑眉,同时心里也在想着,他家岁岁文采斐然啊,这两个名字,一般人可想不出来,尤其是这背后所要表达的深意。
  “妙哉,那便就这两个名字吧,二哥二嫂肯定会喜欢的。”
  姜岁得到了未来首辅大人的肯定,小表情都变得得意起来,一副等着夸赞的模样,脸上似乎写着几个字:
  “我厉害吧?”
  “岁岁真厉害!”萧鹤川不吝夸赞。
  只是他这一说完,姜岁心里就咯噔一下,心想,你怕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吧?
  她自从和他相爱以来,似乎已经习惯了在他面前无所保留了,总是无意间将自己的才华显现出来。
  而他他心里都明白,他都知道,有所猜测,但他不愿主动去问,他喜欢她带给自己无限的惊喜与惊艳!
  两人立马带着这两个名字去交差,萧勉夫妇都没有想到,这两个人效率这么高的吗?
  姜岁告诉他们,以后哥哥就叫萧时宴,妹妹叫萧时宜。
  海晏河清,顺颂时宜!
  萧勉夫妻俩也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但是光听着这两个名字就觉得好,既好听,叫着也顺口,最主要是,让人一听就觉得,这兄妹俩一定是出自书香门第的感觉,家里的人肯定都很有文化。
  怎一个雅字了得?
  天下太平,万事皆宜,多么伟大而美好的祝愿?
  有了名字以后,萧父便带着这两个名字去官府给两个孩子上户籍文书。
  关于两个孩子到底是办满月酒还是百日宴的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办百日宴。
  因为冬月十八是三叔的大喜,办满月宴的话,两件事之间间隔太短,一来,他们忙活不过来,二来,总不会叫质量意识,还有亲戚朋友接连着来他们家送人情吧?
  所以就办百日宴吧,那时候得是年后了。
  姜岁受萧母所托,去给周氏请了一个奶娘回来,她是头胎,奶水只够一个孩子喝的,不请奶娘真不行。
  现在萧家唯一的一件大事,便是下个月萧毅的大婚了,两家都在紧密的准备着。
  商量了一下彩礼的事情,梁家那边说,就随便给点,两家面子上过得去就行,农场那边,谁家娶媳妇嫁女儿也不是办的特别热闹,大家又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多大能力办多大的事,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
  萧母准备了八十八两银子的彩礼,这农场那边来说已经是个很大的数字了,据说农场有户人家的女儿嫁到了花场最有钱的一家人,人家也只给了六十六两银子的彩礼,就这都被津津乐道了好久呢。
  梁家这边准备了多少陪嫁那就不知道了,反正萧母也不惦记这笔钱,这都是小两口的,本来结亲这种事,就是两个大家庭帮助一个小家庭组成嘛!
  ……
  萧母每日得在家亲自照顾周氏的吃喝,店里面姜岁看着,上了新品以后,客人络绎不绝,而且这个砂锅粉出品比较麻烦,里面的食材较多,她又在研究双皮奶还有姜撞奶这些甜品。
  到时候搞个甜品小站,又是一份收入。
  如今西街北街两条小食街,基本上那些粉面店差不多要被萧记弄垮了,生意都被他们抢了,想学又学不到精髓,每天也就是保着不亏。
  姜岁已经实现了她想要的,干翻西街北街小吃一条街的宏愿了。
  明年,她就去南街把铺子开起来,整个济州城的市场她都要包揽下来。
  本以为平静的生活会一直平静下去,但是这中间总要发生一点意料之外的小插曲。
  这日,姜岁正在算着账,门口突然来了一个衣衫褴褛,头发凌乱不堪的女乞丐,就快要入冬,风吹在脸上已经带着深深寒意,人们都已经穿上了厚实的衣裳。
  这个女乞丐拄着拐杖,连双鞋子都没有,一双脚上面全是伤口,冻得通红,可怜兮兮的到萧记来要饭,瞅着门口那个煎饼煎饺摊子,口水咽个不停。
  萧记每天都有那么几个来乞讨的乞丐,姜岁都吩咐下去,看见了的话,就给个煎饼,给碗水打发了,也算是积德行善。
  很多乞丐见萧记有吃的,基本上每天都定时过来要吃的,但是萧记也不是傻,煎饼只施舍给老弱妇孺,那些年纪轻轻,有手有脚还要上街乞讨的是没有的。
  店里的小二看见这个老乞丐,年纪怕是有五十多了,于是就按照东家定下的规矩,拿了一个煎饼,倒了一碗热水给她:
  “老人家,饿了吧,拿着到一边去吃吧,我们还得做生意,水喝完了,把碗搁在台阶上就行,我一会来收!”


  https://www.biqivge.com/book/51047739/303027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