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强大不止因巍峨(第三更)
夏收的季节似乎说好了的不应该多下雨,天气都配合。
今天大晴天,百姓赶紧把谷子拿出来晾晒,先脱粒。
距离大河边近的用马车拉到河边,水力帮忙。
小河驱动不了的,自己用脚踩。
京兆府没有一个种地的人在收获的时候打连枷,或者是用磙子压。
他们们宁肯多花钱,也不愿意耽误时间。
脱完粒的麦秆子,看看是否有什么需求,有的话挑好的留下,没有就使唤铡刀给铡成小段。
喂牲口、喂兔子都合适。
青贮不做,现在没到时候。
此时制作,赶上夏天雨水多,都发霉了,喂完牲口,把牲口给毒死,可以卖牲口了。
处理完冬小麦,还得翻耕。
下了一场大雨,地湿,小麦的茬子留在地里,容易发霉,只能翻进去,接下来考虑种大豆或高粱。
百姓们并不发愁,翻耕无非多花点时间和钱,翻了更好,下一茬作物能够增产,翻耕的时候把熟肥翻里。
牲口不缺,自己家不养,从别人那租,李家庄子有此业务。
租金就是帮着把牲口给喂好了,还回来的时候带一些牲口料。
租别人的多花钱,不过需要别人搭人工。
种田的百姓一片繁忙,长安城中熙熙攘攘。
倭国来的人站好队伍,两排,在蓝宝和南田和子的带领下逛街。
他们看得眼花缭乱的,有轨马车叮呤叮呤跑着,到站停下,有人上下车。
擦鞋的孩子坐在那里看报纸,旁边摆个桶,桶中装水,还有小竹筒。
有人口渴,停下来给钱,擦鞋的孩子从暖水瓶里往外倒冰镇的酸梅汤。
“那些低下的孩子也识字?”倭国人见到孩子擦鞋,知道属于特殊情况下的孩子。
穷人的孩子怎么可以识字?不然看啥报纸啊!
“他们并不低下,他们为了家庭出来做事情,还不忘了学习。他们凭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和其他人一样。”
南田和子纠正自己族人的错误,别乱说话。
正说着,一个身上穿华丽丝绸衣服的小孩子来到一个擦鞋的孩子摊子前。
他穿上拖鞋,把自己的小皮鞋放在位置上,坐在擦鞋孩子的旁边买一筒酸梅汤喝,顺便看报纸。
“和子,那个位置不是给人坐的么?小孩子怎么不坐?”
倭国人纳闷,刚才看到另一个摊子大人坐下。
“鞋小,坐着不方便擦,擦鞋的孩子能够拿起来。
而且小孩子和擦鞋的都是好朋友,自己坐着不方便聊天,居高临下。
现在一边喝酸梅汤一边看报纸一边聊一些报纸上的内容,相互学习。”
蓝宝给出解释,在京兆府,没有一个富贵人家的瞧不起擦鞋的孩子。
“贵族为什么要礼遇平民?”南田家族算是贵族,不理解。
“因为擦鞋孩子的背后是李家庄子,吐蕃使臣有人踹过擦鞋的孩子,然后腿被吐蕃自己人给打折,不然就不是腿的问题了。”
一个突然的声音插进来,大家看过去,不认识。
南田和子认识,腾原马养,倭国使团成员。
他旁边是下道真备和阿倍仲麻吕,倭国人过来了,他们得到消息前来寻找,正巧遇上。
他们可不想自己的人冲撞擦鞋的孩子,然后自己出手打断腿。
“咱们的使臣,这位是……”南田和子一一介绍,官大。
南田家族的人立即行礼,表示恭敬,地位不同。
南田和子不行礼,她是蓝宝的妻子,蓝宝属于李易的人。
距离不远,过来想看热闹的伊辛巴脸色铁青,他会倭国话,后来学的。
没错,那个人就是自己。
当时李易问自己:哪天腿踹的?
没经历过的人永远不知道李易的恐怖和心黑,他根本不是表面上看着的那么善良。
现在自己一看到擦鞋的孩子就哆嗦,吃了好多药也不管用,有时睡觉还会做噩梦。
倭国使臣看到吐蕃使臣了,不给好脸色。
因为他们也想起来自己的一个人被骗,去害永穆公主庄子的小芹。
小芹别人都不明白怎么回事儿,李易过去,很快弄清楚原因,然后自己的人被打、被送到运河排爆。
现在又去别的地方干活了,反正不会回来。
在整个大唐不清楚,但在整个京兆府,每一个孩子李易都在乎。
孩子们全管李易叫东主哥哥,等他们长大……
倭国的使臣监督着自己的国民,不准惹事儿,尤其是旁边还有吐蕃坏人的情况下。
倭国人明白许多,使臣出动。
他们继续溜达,原来是墙对着街道,现在墙没了,房子改成邻街开门窗。
做买卖的多,卖点东西,交一部分管理费,额外赚钱。
以前坊的外面不准开户,是为了治安,依旧有人开。
到如今,不存在治安问题。
百姓生活好,犯罪的人跟着少。
巡逻的人增加,每一个百姓都愿意维护这种安宁。
倭国队伍的人目不暇接,从来没见过这么宽的路,还有如此繁华的地方,感觉自己好渺小。
“和子,那人拿个棍子眼睛怎么跟正常人不一样?”又有倭国人发现情况。
“眼瞎的人,咱们族里也有,用棍子点地。”南田和子回答。
“哦,对,有,他怎么不点呢?”倭国人终于发现问题,怪不得看不出来。
“脚下是盲道,专门用水泥所铺,你看看,是一条条的。”
下道真备出声,说话的时候眼中感慨无限。
“哦,脚踩着能感觉出来,族中近的地方也应该修,用石头子修。前面有车,他们……”
倭国人说着,发现盲人走到过马路的地方,刚跟着着急,就看到旁边过来好几个人扶盲人。
“大唐的宰辅车队遇到盲人会停下,宰辅亲自过去搀扶。所扶者,非盲人,乃大唐哉!”
阿倍仲麻吕说出一个故事。当然,他不知道故事后面毕构写诗管李易要吃的和酒,那是另一个故事。
于是倭国来的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大唐长安的繁华与巍峨,还有人文的广博。
这里像是梦中一样,所闻所见,令自己再次渺小。
https://www.biqivge.cc/book/52578/6523487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