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19
德贵老汉目视老咕嘎身影消失在了一道崖壁后面,看看再无等待剃头的民工,刚要动手收摊回往窝棚歇息,忽然一位头戴栽绒帽、身披军大衣的中年汉子手推自行车顺路走来,看到德贵老汉和古柏树下的全套家什,开口问道:“老哥,理发多少钱?”
“义务,义务,不收分钱。”德贵老汉赶紧起身说道,“我是剃头,不是理发!”
“理发就是剃头,剃头就是理发,城乡说法不一罢了。”中年汉子哈哈大笑着抹去栽绒帽,露出黑白间杂的头发,笑道,“我整日东奔西跑,差不多快有两个多月没理过发了;也罢,今天就趁着免费沾沾你老哥的光吧!”
“瞧你样子该是领导干部,只怕我这粗糙手艺糊弄糊弄乡下人还可,用来服务你们领导干部,可就有些吃力了!”德贵老汉谦虚的说。
中年汉子哈哈一笑道:“老哥,瞧你说到哪里去了。咱□□人只有工作分工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说到底,领导干部也是从群众队伍里走出来的,哪里就有那么多的穷讲究呢。我坐这里,你给别人怎么理,就给我也怎么理吧!”
说完将自行车停靠路旁,又将军大衣脱下搭放树上,然后走过来坐进了椅内。
“你这么说,那我可就把心放回肚子里了;得,咱们这就开始吧!”德贵老汉立刻给中年汉子系上剃头布,然后就像对待老咕嘎一样提壶倒水,洗发搓腮,推头刮脸。
“工地上活忙不,累不,平日里能吃得饱不?”刮脸时候,中年汉子仰面朝天,闭着眼睛问道,看起来他对德贵老汉的理发手艺非常满意。
“忙,累,每人每天九大两粮食,配上野菜什么的,吃得也还算凑合。不过我们大家伙儿都知道这是为首都人民、为伟大领袖……引水供水的大工程,”德贵老汉答道,“所以热情都很高,干劲都很大。民工们中间不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嘛:丹江江水一日不北流,邓县人民誓死不回头……”
“丹江江水一日不北流,邓县人民誓死不回头……”中年汉子喃喃的念叨了两句,忽然缄默不语了。
德贵老汉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一时竟有些手脚无措。
“老哥,来工地上多久了?有没有到禹山、汤山、杏山的山里头转转呢?”良久,中年汉子忽然转换话题问道。
德贵老汉老实答道:“工程一上马就来了,就住在南边的禹山脚下;每次歇工,我都来到这里给大家免费理发,没有到过汤山、杏山里头!”
“汤山、杏山里头还是很值得一看的。汤山南坡的松树下面有四座八路军战士墓,每到清明和‘十来一’,附近乡民都纷纷前往祭奠;杏山地下有数也数不清的溶洞,溶洞里的钟乳石千奇百态,奇形怪状……”中年汉子微闭双目,喃喃语道。
德贵老汉放下心来,手忙嘴不闲的问:“领导同志,看来你对这一带很熟啊!”
“可不嘛,抗战时期在这里打过三年的游击!”中年汉子说道。
德贵老汉笑道:“怪不得,原来是老革命呀!”
“老革命称不上,不过总算也为当年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流过血出过汗,在汤山、禹山和杏山间留下过很多足迹!”中年汉子微笑说道。
德贵老汉顿时大感兴趣:“那肯定也留下过很多故事喽!”
中年汉子目视前方,似乎陷于回忆,慢慢说道:“有一次偷袭敌军炮楼失败,日寇追击得紧,我孤身一人在杏山西边的溶洞里躲了整整七天,附近有个老婆婆每天半夜都摸着黑偷偷的给我送蒸红薯吃;后来日寇撤退我从溶洞里出来,才知道老婆婆把蒸红薯送给我吃,自己吃的却是草根和树皮……”
德贵老汉手握剃刀为中年汉子刮着两腮上的硬茬胡须,同时在簌簌的微音中认真倾听着中年汉子的讲述。
中年汉子动了感情,泪光潸然的说:“全国解放后,我曾秘密去过杏山西边的村子寻访老婆婆;可惜的是房屋犹在,老婆婆却已过世多年,连个后代也没留下。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深深的记着老婆婆和当地乡亲对我,对我的战友们的好!”
“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德贵老汉感慨的说,“老百姓拥护□□的队伍,那是因为□□把老百姓放在心上,事事处处都为老百姓着想啊!”
中年汉子点了点头,语气变得十分郑重起来,仿佛是在对德贵老汉讲,又仿佛是在说给自己听:
“□□从来都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正因如此,人民群众才会全心全意的跟□□走,支持我们夺取全国革命建设的胜利呀!”
德贵老汉表情肃然的倾听着。
“老哥,你刚才的‘丹江江水一日不北流,邓县人民誓死不回头’说得很好。我知道目前工地上的活路很重,大家都很累,吃得也不好,甚至有时候半饥不饱,但大家的干劲,大家对……、□□的这份感情丝毫也不减弱。”中年汉子慷慨说道,“我们县委下步也要发扬‘丹水不北流,誓死不回头’的精神,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的解决好这些问题!”
“哎,哎!”德贵老汉既彻底放心,又很觉高兴;刮脸完毕,正要接着施展手法按压推拿一番,中年汉子却已站立起身,自己摸摸头摸摸脸,仿佛在感受想象着理发效果似的。
德贵老汉手拿干毛巾抽打着中年汉子后背上的头发茬,谦卑的笑道:“咱这不像城里的理发店,也没个镜子照照,委屈领导了!”
“不委屈,不委屈。老哥,借你的光,给你找麻烦了!”中年汉子笑着说道;说完戴好栽绒帽,披上军大衣,骑着自行车一路去了。
中年汉子前脚刚走,梁明理、孙子正和张玉山后脚就走了来。
德贵老汉看见,赶紧迎上前去,问:“张委员,孙支书,梁支书,这几天有没有县上领导过来视察啊?”
孙子正咧嘴笑道:“老德贵,自打来到工地,你隔三差五便要打问有没有县上领导过来视察。咋,难道县上领导中有你亲戚?”
“那倒没有!”德贵老汉老老实实的答。
梁明理笑道:“没有那你整天打问个啥?”
德贵老汉一面抖开剃头布,一面不紧不慢的说:“虽说没有,不过也和有差不多!”
“你这话说得藏一半留一半的,我听不明白。”张玉山坐进椅内,仰头挺胸,由着德贵老汉将剃头布系在颈下,“我只刮脸,不理发!”
“好咧!”德贵老汉从工具箱内拿出刚刚装起的剃刀,转身在逼刀布上逼了几逼,边逼边说,“张委员,你现时不明白也好,不过总有一天我会让你明白的!”
接下来,德贵老汉便耐心细致的为张玉山洗脸刮脸,梁明理和孙子正则背靠石头、圪蹴在旁抽烟。金黄的太阳光地里,剃刀刀刃掠过张玉山面颊,发出的咯吱咯吱声音听起来格外清晰入耳。
“陶岔街东南角处,有个老汉会酿红薯干酒……”孙子正从嘴里拔出烟管,贴着梁明理的耳根,用仅只两人听得见的语声说道。
梁明理瞟了一眼张玉山,同样压低声音问道:“多少钱一斤?”
“一毛二分钱一斤,打两斤送四两;比供销社里的便宜一大半,而且酒劲也很足!”
“不会被纠察队的人逮住吧?”
“放心,都是在晚上十一二点后才开始交易的!”
……
张玉山忽然转头问道:“你们两个嘀嘀咕咕的说些什么?”
“那个,那个……”孙子正支支吾吾间,忽然发现德贵老汉的工具箱盖上用茶缸压着一毛钱,立刻转移话题问道,“老德贵,你不是说义务理发吗,怎么收起钱来了?”
“没有啊,哪里收钱了。”德贵老汉转身过来,也看到了工具箱盖上的钱,一拍脑门说道,“哎呀,肯定是刚才那位领导干部悄悄留下的剃头钱!”
“哪位领导干部?”梁明理问。
德贵老汉答:“大约五十来岁的样子,戴着栽绒帽,披着军大衣,骑着自行车,说话和和气气的……”
“是不是方面大脸,稍微有些络腮胡须?”张玉山跟着问道。
德贵老汉连连点头:“对对对。那络腮胡子硬得很,差点碰豁了我的剃刀哩!”
“钟书记!”张玉山、梁明理、孙子正同声叫道。
德贵老汉浑身一激灵,立刻问道:“哪个钟书记?”
“在咱邓县,能有几个钟书记啊?”张玉山道,“当然是以前的钟润民县长,现在的钟润民书记了!”
孙子正嘿嘿笑着,将烟锅在旁边的石头上磕磕:“老德贵,你不是整日嚷嚷着问县上领导有没有过来视察嘛;这下钟书记不但来了,而且还在你这儿理了发,你咋不认识哩?”
“刚才让我剃头的是钟书记,钟润民书记?”德贵老汉目瞪口呆,喃喃语道。
张玉山笑道:“可不嘛。钟书记上午来工地检查工作,开完会后说要深入群众中体察体察民情,一眨眼间就不见了踪影。原来回城时候顺路到你这里理发来了!”
“老德贵,瞧你这语气,难道你要找的县上领导就是钟书记,难道钟书记就是你的亲戚?”孙子正眨着眼睛,哂笑说道。
梁明理把烟锅在鞋底上磕着,道:“不对呀,钟书记既然是你的亲戚,那你咋会不认识哩?”
“钟书记,我刚才给剃头的原来是钟书记?”德贵老汉仿佛没有听到张玉山、孙子正和梁明理的话,只管喃喃呶呶的说道;接着忽然间放下刮刀打开工具箱,从中取出一个蓝底白花的包裹就朝路边跑去。
梁明理、孙子正,还有坐在椅内刮脸刮到一半的张玉山望着德贵老汉的背影,同时面露诧异之色:
“这老德贵,神神道道的,搞些什么鬼名堂?”
https://www.biqivge.cc/book/74747087/248253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