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四合院:开局获得狩猎技能 > 第65章 跃跃欲试

第65章 跃跃欲试


“明天我媳妇陪我去给人家帮忙,我给她做个趁手的工具,方便使唤。”
  原来,考虑到明天要帮人办宴会,冉秋叶也会过去帮忙,李怀山这才想起制作一个削皮刀。虽然不清楚市面上是否有此类物品,但他觉得削皮刀构造简单,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个。
  “削皮刀?”
  李主任和杨厂长对视一眼,显然对该名称感到陌生。
  他们此刻闲来无事,见李怀山制作的东西看上去并不复杂,于是决定在一旁观摩。李怀山不以为意,继续手中的工作:锤平、打磨、淬火、开锋。其间他还特意跑了一趟锻造车间。
  等到开锋完毕,李怀山脸上洋溢出满意的笑容。旁边的杨厂长忍不住问:
  “这就完工了?”
  “小李同志,你说这叫削皮刀,不知具体怎么使用?”
  李怀山也想试试效果,解释道:
  “削皮刀,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削皮的。”
  “这玩意儿操作便捷,若无问题,定能大大提升清理果蔬表皮的效率。”
  听说此事后,李主任和杨厂长也产生了兴趣,催促道:
  “去试试吧。”
  “去后厨找个东西实践一下。”
  “如果真如你所说,那确实是个很实用的发明。”
  三人随即来到食堂,此时员工们正忙着打扫卫生准备下班。看到李卫民和杨厂长进来,后面还跟着李怀山,傻柱不禁撇了撇嘴,想起了自己曾被李怀山教训的一幕。其他认得李怀山的人也在远处观望,揣测他们三位来后厨有何要事。
  李卫民吩咐道:
  “何玉柱,拿几个土豆和萝卜过来。”
  傻柱虽感疑惑,还是照做了。冬日里,食堂最常见的蔬菜便是土豆和萝卜。李怀山拿起一个萝卜,手持削皮刀,“唰唰唰”几下就将萝卜皮削得干干净净,动作极其迅速,短短几秒钟就完成了一个萝卜的削皮工作。
  旁边的李卫民和杨厂长看得目瞪口呆,发现这削皮刀确实好用,完全不用担心会削到手。杨厂长跃跃欲试:
  “怀山同志。”
  “要不让我也试试这削皮刀?”
  “看样子好像不难,虽然我不会做饭,但感觉也能上手啊!”
  接过李怀山递来的削皮刀,杨厂长尝试了一下,脸上立时显现出惊讶之色,连连称赞:
  “真是有趣,太有趣了!”
  “有了这东西,的确方便了许多。”
  李卫民在一旁看得手痒,等杨厂长试完之后,他也迫不及待地接过削皮刀,拿起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土豆削起来。同样令人惊奇的是,削皮过程顺畅无比,不仅速度快,而且削下的皮薄且均匀。
  周围,后厨的工作人员也围拢过来,见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竟然如此便利,个个惊愕不已。要知道,他们本就是炊事员或学徒,对削皮刀的功能感受比李卫民和杨厂长更为深刻。
  杨厂长招手唤来一名炊事员陈师傅,询问道:
  “陈师傅,你刚刚也看见了,这东西的效果如何,实用性怎么样?”
  陈师傅惊叹不已地回应:
  “杨厂长您可能不太了解,但我可以肯定地说,这削皮刀真是太实用了。”
  “这么说吧,萝卜形状相对规整还好处理,但土豆就不一样了,往往形状不规则,想要将土豆皮削得这么平整均匀,怕是需要五年以上的刀工经验。”
  “另外……”
  “损耗程度要大得多。”
  “但若改用削皮刀,情况就迥然不同了,削起来顺畅如丝。”
  “不仅能均匀去皮,还不浪费食材。”
  “有了这把工具在手。”
  “削皮工作变得轻松易行,即使是没有烹饪经验的人,也能毫不费力地完成削皮任务。”
  杨厂长听闻此言,在心中盘算开来,挥挥手示意围观的人各忙各的。
  他内心惊叹不已,注视着李怀山,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
  “怀山。”
  “这削皮刀,其他人是否也能仿制出来?”
  李怀山一听杨厂长如此发问,便明白了他的意图,料想他是看中了这款削皮刀。
  不过李怀山对此并无介意之意。
  既然自己展示了这个物件,
  自然预见到会有人萌生生产削皮刀的想法。
  他回应道:“他人当然也能够制作这款削皮刀。”
  “正如你所见,其原理非常简单,就如同木匠使用的刨子一般。”
  杨厂长微微颔首,身为轧钢厂厂长,他对机械制造本就有深入研究。
  一瞧这削皮刀,便知其构造原理所在。
  尽管构造简单,
  然而能想到这样的创意,并非一般人所能及。
  思忖片刻后,杨厂长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询问道:
  “那么依你看,我们厂里如果单独设立一个分厂,专门生产这种削皮刀。”
  “你觉得可行吗?”
  显然,杨厂长已动心于此。
  当时国营厂的运作方式便是如此,
  一旦发现有合适的产品,且预期能增加工厂效益,

  便会设立专门的分厂进行生产,这也成为工厂经营的一部分。
  有的大型机械厂,
  旗下甚至挂靠数十个分厂,
  这些分厂的诞生,正是源于类似的情形。如今,杨厂长也考虑开设一家削皮刀厂。
  只是,毕竟这是李怀山的发明成果。
  杨厂长在采取行动之前,还是有必要征询一下他的意见。
  虽然他知道,即便未经李怀山同意,只要下定决心,厂里依然可以自行生产。
  然而,考虑到削皮刀的经济效益可能并不太高,
  因其材质为铁质,耐用性极高,一把刀使用十年(李赵好)不在话下;
  而且在一个院子里,通常只需一家拥有,其他人家需要时借来即可,
  所以市场需求有限。
  李怀山点头赞同道:
  “生产削皮刀并无问题。”
  “但如果真打算开分厂大量生产,建议采用冲压设备替代手工打造。”
  “纯手工制作耗时太长。”
  “即便是熟练工人。”
  “一天也无法做出几把。”
  “但如果配备一台冲床,只需要少数几个人,日产量就能轻易达到几千把。”
  “这玩意儿结构简单,冲压模具也容易制造。”
  杨厂长听完,深以为然。
  他惊奇地瞥了李怀山一眼,没想到对方还懂这么多。
  原本只是随便问问,现在却觉得此事颇有可行性,杨厂长的心情顿时激动起来。
  迫不及待地表示:
  “回头。”
  “我再仔细琢磨琢磨。”
  “怀山同志,感谢你为我们厂提供了这样一个创新思路。”
  “待分厂成立之日。”
  “一定少不了对你的奖励。”
  “另外,你这把削皮刀能否先给我,我想找人一起研究一下?”
  对于杨厂长许下的美好愿景,李怀山并未放在心上。
  在这个年代,
  国内还没有专利权和着作权的概念。
  到时候杨厂长是否真的兑现奖励承诺,全看他本人的良心了。
  而今杨厂长开口索要削皮刀,
  虽然这终究是李怀山的发明物,
  但他理解杨厂长此举仅是出于礼貌询问。
  即便杨厂长决定擅自投产,
  李怀山也无异议,只是深知此类产品的经济效益不会太高。
  李怀山坦然回应说:
  “不好意思,今天怕是不行了。”
  “明天我还得用它呢,我当初制作这小东西,就是为了方便我媳妇使用。”
  “明天正好是周末,不上班。”
  “等周一吧,我一定给你带来。”
  杨厂长听罢,不禁苦笑一声,连忙道歉:
  “是我太急躁了。”
  “不过怀山你年纪轻轻,就这么懂得疼爱妻子,真是令人羡慕啊。”
  “那就说定了,周一务必把那把削皮刀带来。”
  “到那时,我们再详谈开设分厂的事宜。”
  第84章  随叫随摆姿势
  离开轧钢厂后,
  李怀山将装有鱼的桶挂在车把上,推着自行车朝厂外走去。
  此刻,李怀山已成为采购科不可或缺的一员,
  就算李卫民想要挽留,先前所说的学徒试用期也不再作数了。
  李怀山骑车前往红星小学,
  昨天未能接媳妇下班,今天特意提前去接她,不过离开工厂没多久,
  挂在车把上的小桶不见了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一条草绳串着的一条鱼。
  直至学校放学,学生们欢脱地从校门涌出,随后教师们也纷纷走出校园。
  不久,冉秋叶和孙红一道从校内走出,
  旁边还有几位女老师同行。
  看到李怀山,那些女老师们与冉秋叶打了个招呼后先行离去,
  临走前还不忘向冉秋叶挤眉弄眼一番,称赞道:
  “秋叶,你对象可真是帅气逼人啊!”
  显而易见,冉秋叶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日渐融洽。
  三人离开学校之际,
  李怀山询问起丈母娘的身体状况。
  冉秋叶轻轻整理了一下耳边的发丝,回答道:
  “昨晚就已经退烧了,早上也没有反复,看来这次发烧是真的彻底好了。”
  “不过感冒还没完全康复。”
  “我已经叮嘱她按时服药了。”
  提到吃药一事,
  李怀山嘴角不由得勾起一抹笑意。
  冉秋叶似乎也回想起了趣事,忍不住分享道:
  “为了让她顺利吃药,你还给她配了糖吃呢。”
  “昨晚我喂我妈吃药的时候,她还提起过。”
  “你让她吃药的同时,还给搭配了糖果。”
  谈论着这些有趣的事情,冉秋叶感受到了一种温馨的满足感。
  李怀山看向一脸好奇的孙红,诚挚地道谢:
  “孙姐,真的谢谢你了。”
  “秋叶她妈能恢复得这么快,也有你的功劳。”
  孙红则撇撇嘴回应道:
  “别客气了,说得好像是我多管闲事似的。”
  言语间,孙红斜睨了一眼旁边的冉秋叶,显然是在调侃某人。
  冉秋叶笑着回应:
  “好啦好啦,我谢谢你就是了。”"


  https://www.biqivge.com/book/77355863/303029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