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四合院:开局获得狩猎技能 > 第59章 深知分寸

第59章 深知分寸


“你不会以为我昨天是在捉弄你,刚才还在心里埋怨我吧!”
  片儿爷尴尬一笑,
  不自在地回应:
  “哪儿敢啊!”
  “兄弟你是干大事的人。”
  “怎会拿我这个摆地摊的开涮,那绝无可能!”
  互相调侃两句后,两人各揣心事,没有过多寒暄,一同进了屋。
  片儿嫂也赶紧起身,紧张地注视着李怀山。
  李怀山没有丝毫拖延,
  从随身携带的布袋中取出十一条熠熠生辉的大黄鱼。
  目睹这些诱人的物件,老两口都不禁吞咽口水。
  边上,片儿嫂迅速取出房契,
  同样放在了桌上。
  交易前,
  片儿爷拿起大黄鱼仔细查验。
  虽然觉得在这种事情上,李怀山不可能造假,但这可是自家全部家当,片儿爷不得不万分谨慎。
  他对古玩颇有研究,
  可称得上是行家里手。
  对于大黄鱼这样的东西,
  只需稍加把玩,
  就能辨别真假。
  他逐一检查了李怀山带来的大黄鱼,最后放下看向李怀山道:
  “大黄鱼没问题。”
  “你瞧瞧这房契。”
  李怀山亦审视了一下这个院子的房契,上面注明了地址规格等信息。
  看过之后,确认并无差错。
  双方这才彻底安心下来,交易顺利完成。
  片儿爷夫妇俩放下心头大石。
  片儿爷没有将黄鱼放入箱子,
  而是解开衣服,
  贴身内衣外裹着帆布褡裢,
  褡裢上缝有小巧的口袋,
  每个口袋,
  正好可以容纳一根大黄鱼。
  就这样,片儿爷将这些大黄鱼贴身藏妥,尽管身上增加了十来斤的重量,但他却丝毫不觉沉重。
  老两口准备离开,与其他家人汇合。
  提起早已备好的行李箱,
  正要启程。
  其余行李,早上已由他们的儿子们先行带走,只待交易完成便即刻出发。
  然而,
  临行之际,片儿爷心中涌起诸多感慨。
  拎着行李箱,
  他在院子里环顾一圈,
  这里是他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
  如今已年过四十,想到即将离去,且这院子不再属于自己,
  他心中难免百感交集。
  看到这一幕,李怀山从兜里掏出一沓钱,
  抽出三张十元面额的纸币,递到片儿爷手中,说道:
  “一点零花钱~”
  “你们路上买点吃的。”
  李怀山明白,片儿爷家境必然拮据,否则不至于变卖家产。
  而且昨晚片儿爷去小酒馆喝酒,
  也只是点了酒水,
  连下酒的小菜都舍不得要。
  此时自己顺利购得心仪的院子,李怀山不介意伸出援手。
  他知道,将来片儿爷在东北或许能混得风生水起,
  迟早有一天会回到四九城,
  而片儿爷在古玩方面确有一技之长,
  此时结个善缘,日后若有机会相遇,也许还会用得上他帮忙。
  再说,
  李怀山扫视了一圈,
  发现房间内的家具基本齐全,
  如果自己去买,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片儿爷却全都赠送了。
  接过手中的三十块钱,
  片儿爷愣住了片刻。
  这笔钱与院子交易无关,
  此刻李怀山还能额外赠予一些钱,片儿爷内心自然感动万分。
  “兄弟……”
  “不多说了,谢谢你。”
  “早晚有一天,我会回来的,到时候有什么需要,你尽管找我。”
  李怀山笑着回道:
  “得了,别这么煽情。”
  “既然你们决定北上东北,那我就祝你们一路顺风。”
  “不过片儿爷。”
  “我知道你爱喝两口。”
  “不论何时,就算喝多了,嘴巴也要紧一点,千万别把这事泄露出去。”
  李怀山再次提醒了一句。
  毕竟,
  在剧情里,
  片儿爷有过失言的先例。
  片儿爷望着李怀山,
  尽管眼前的小伙子笑容满面,
  但他内心不由得一阵寒意,连忙点头答应:
  “那是自然不能的!”
  旁边,
  片儿嫂对这位帅气的小伙子印象极佳,
  见他担忧,也在一旁应声道:
  “李兄弟放心。”
  “这件事我会帮你盯着,保证不让咱家掌柜的乱说半个字。”
  “掌柜的,咱们走吧。”
  “孩子们还在那边等着呢!”
  不久,
  片儿爷夫妇俩带着行李离开了。
  他们走后,李怀山将房契收进系统空间内,那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宛如一个天然保险柜,
  重要的东西,
  李怀山都会存放其中。
  在院子里转悠一圈,李怀山再次认真查看了一遍。
  他对这个院子非常满意。
  从此以后,
  自己也有了属于自己的院子,
  无论怎样,多个院子总是方便许多。
  锁好门,李怀山推车离去。
  路上,
  李怀山盘算着,
  自己手头的钱已经所剩无几。

  这段时间以来,他也确实赚了不少。
  打猎所得卖出的,还有给厂里送了几次物资,都是实打实的收入。
  仅凭这些,他就攒下了几百块大洋。
  对于一般人而言,这绝对算得上一笔巨款。
  但李怀山花销也很大。
  购买手表、置办家具,再到装修房子,
  样样都需要花钱。
  李怀山心想,必须尽快赚钱才行。
  虽说手头有大量大黄鱼,随便拿出一根到市场上也能换不少现金,但李怀山并不想轻易将大黄鱼变现。
  大黄鱼握在手里更能保值。
  再者,
  他自己并非没有生财之道。
  走出院子,
  李怀山骑车前往前门大街。
  此时他的车后座上,又多了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裹,车前还挂着一个保温桶。
  李怀山骑行至小酒馆隔壁的便民食堂。
  白天时分,
  此处不售酒水。
  早晨供应早点,中午则变为食堂。
  便民食堂和小酒馆中间相通,白天有人在此就餐时,小酒馆的桌子就会当作餐桌使用。
  此时正值早餐结束而午餐尚未开始的时间段,
  李怀山进来时,食堂里几乎没有客人。
  店内员工正在收拾早上剩下的早点,准备接下来的午餐制作。
  李怀山上前,
  点了一份南瓜粥,
  又买了一个煮鸡蛋和一个素包子。
  粥尚温热,李怀山让人直接将南瓜粥盛入带来的保温桶中。
  徐慧真也在一旁忙碌着。
  见到李怀山过来,
  她心中暗自欢喜,
  待李怀山买完饭食,她向李怀山招手示意:
  “怀山,过来这边说话。”
  “玉梅,马师傅,你们继续忙活,准备中午食堂的菜品。”
  凭借徐慧真的手腕,
  店里的员工对她已是俯首帖耳,唯命是从。
  徐慧真领着李怀山去了后院。
  身为寡妇的她,
  并且,
  在徐静理尚小时,她的丈夫就已经离世。
  寡妇门前事多,这个后院在此之前从未有其他男子踏足过,徐慧真自己对此也颇为避讳。
  由于需要和李怀山商讨的事务极为关键,徐慧真不愿旁人听见,故此特意邀约李怀山至后院详谈。此刻正值日上三竿,加之李怀山是由正门而来,她也就不担心背后会有闲言碎语滋生。徐慧真引领着李怀山步入后院时,瞥见他手中提着一个布袋,尽管心中好奇,却未作过多询问。
  待至后院,徐慧真心急如焚地开口道:“怀山兄弟,我年长你几岁,就以兄长自居了。昨晚提及之事因时地不便未能细说,今日我们主要讨论粮食供应的事宜。之前已说过你能筹集粮食,我想问一下你这边的价格如何?”
  李怀山应约而至,对此早有心理准备,遂从口袋中取出一张纸条递与徐慧真,缓缓言道:“各类货物价格,你先过目一下:小麦每斤定价二毛五分,大米每斤三毛,整扇猪肉则是一块钱一斤,大豆油售价一块二一斤。至于其他商品,对你来说可能不太合适。”
  听到这个报价,徐慧真的眉头不禁微微紧锁。作为商人,对方报出价格乃交易常规,但她发现李怀山所给的价格明显高于市价不少。考虑到所需数量庞大,若按此高价购买,她的早餐摊与便民食堂恐怕将难以盈利。特别是李怀山最后那句“对你不合适”,更让她感到困惑。
  察觉到徐慧真的疑虑,李怀山心领神会,但他对这个定价立场坚定,并不打算更改。他蹲下身来,一边解开布袋口子,一边解释道:“你先别急于还价,让我先展示一下这批货的品质。”
  布袋之内,另有两个小袋子以及其他物件。当李怀山悉数拿出时,徐慧真才看清其内所装之物,不禁瞠目结舌。那两个小袋里分别盛放着小麦和大米,虽一时看不出特别之处,但李怀山拿出的一块猪肉却引人注目。
  这块肉肥瘦相间、厚实饱满,足有一扇猪肋骨的宽度,从脊背上的精肉到里脊,再到腹侧的肥膘,层次分明,尤其引人注意的是那厚度惊人的肥膘层。要知道,现今的猪大多是改良品种,即便集体饲养也只能在两百斤左右出栏,而家庭散养三年以上,能达到四五百斤亦不足为奇。然而,这块猪肉显然出自一头骨架大、肥膘厚的旧时猪种,其重量估计接近四五百斤。
  对于李怀山带来的猪肉,徐慧真深感满意,如此品质足以匹配其提出的价位,甚至觉得若是李怀山能长期稳定提供这种品质的猪肉,她对价格丝毫不会有异议,反而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看完猪肉,徐慧真又审视起小麦和大米。还未触及,她便闻到了浓郁的新鲜米香。“这小麦、这大米……都是特级品。”徐慧真惊讶不已,转头向李怀山确认道:“怀山,你说的是真的吗?以后提供的都能保持这样的品质?”"
  第33章  "33
  此刻,徐慧真心中的算盘已然开始拨动。李怀山给出的猪肉价格,其实相对其品质而言并无过分之处;而小麦和大米虽然比市场价格高出许多,但皆属特级品,自家店铺无需使用如此高品质的粮食。不过,徐慧真深知这些特级粮食能够用于交换——在荒年时节,凭借这些高品质粮食,她完全有可能换取到普通粮食,两斤换三斤甚至更多。毕竟,她在经营小酒馆多年,娘家也曾是酿酒坊,对粮食的了解颇深。

  至于那个布袋里的其他物品,如拳头大小、形状椭圆的土豆,粗细均匀的黄瓜等蔬菜,徐慧真哑然失笑。原来李怀山所说的“其他东西不适合自己”是因为这些蔬菜虽然质量上乘,但对于便民食堂而言,并不需要那么好的品质。毕竟来这里吃饭的人们,能够填饱肚子就已经很满足了,对蔬菜质量的要求并不高。
  至此,徐慧真彻底放下心来,当下决定与李怀山订购一批粮食。商定事宜之后,李怀山带着剩余的货物离开后院,又卖给了徐慧真,赚得十几元钱,还将蔬菜赠予她。后院里,徐慧真愣愣思索良久,才明白李怀山所谓“黄瓜随便吃或用”的含义,不禁啐了一口:“真是个小滑头!”
  与此同时,李怀山骑上自行车,径直前往冉秋叶家探望自己的丈母娘周青仪。
  “咚咚咚!”卧病在床的周青仪在迷糊中听到敲门声,挣扎着睁开眼睛,确信确实有人在敲门。本想假装家中无人不予回应,但门外的敲门声持续不断,仿佛若不开门,对方就不会离去。周青仪强忍瑟缩之意,终于低声问了一句:“谁呀?”
  “是我啊!”门外传来李怀山熟悉的声音,这让周青仪安心不少,尽管相识不久,但这声音竟比熟识多年的邻居还要令人放心。她挣扎着起身,回应道:“等一下。”
  李怀山立于门外,听着屋内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意识到此刻已是上午,丈母娘竟然仍未起床。他在门口耐心等待,片刻之后,门吱呀一声打开,周青仪略显尴尬地出现在门口,问道:“是怀山啊,你怎么来了?快进来吧。”
  李怀山注意到周青仪衣衫不整,扣子都没扣好,头发也只是胡乱扎了个马尾,显然没有洗漱。然而,她却没有蓬头垢面的感觉,反而流露出一种慵懒之美,天生丽质,只是精神状况不佳,声音也略显沙哑。
  李怀山将带来的食物放在桌上,一面帮忙整理桌面,一面解释道:“孙红告诉我说你发烧感冒了,秋叶没直接告诉我,一家人何必这么客气呢。怎么受凉了?秋叶说她学校有点事,让你先吃了饭,然后我带你去医院看看,发烧可不能拖着。”
  面对周青仪的疑问,李怀山边收拾餐桌边说到:“我给你带了南瓜粥、煮鸡蛋和菜包,吃完咱们就去医院。”看着金黄诱人的南瓜粥和热气腾腾的鸡蛋、菜包,周青仪顿时感觉口中生津,虽然发烧使她食欲减退,此刻却突然有了胃口。
  不过,当听到李怀山关切的话语,周青仪的脸颊泛起一抹红晕,她实在不好意思告诉女婿,自己昨天因为新衣服太过喜欢,穿着舍不得脱下,为了美美的样子,连毛衣都没穿,结果不慎受凉。若让这位细心的女婿知道真相,那可真是糗大了!
  于是,周青仪只好转移话题,在桌边坐下,说道:“家里还有吃的,你不用特意花钱买,多浪费啊。”
  “你们做的那些吃食,我们还没享用完。”
  “以后不必再买了。”
  尽管如此说。
  周青仪还是顺从地拿起碗,细嚼慢咽地品尝着那碗醇香甜美的南瓜粥。
  真是美味至极!
  然而。
  用餐时以及交谈中。
  周青仪都努力保持一种端庄的姿态。
  尽管在心底,她早已把李怀山视作家庭一员。
  但周青仪深知分寸,明白自己身为长辈,面对女婿应展示出长者的风范,不可像对待亲生女儿那样撒娇。
  作为昔日的千金小姐。
  这些礼数规矩。
  只要决心去做。
  自然能够轻松把握住。
  只是,在喝粥间隙,她的眼神不禁瞟向旁边的鸡蛋和包子。
  好想尝一口啊!
  可是。
  刚才自己还说过。
  不让李怀山浪费钱买这些。
  现在若直接拿起来吃,岂不是自相矛盾?
  一旁。
  李怀山瞧见丈母娘的小纠结,暗笑她的天真娇憨。
  仅凭她的表情变化,就能轻易猜到她在想什么。
  心事全写在脸上。
  他无奈道:
  “鸡蛋和包子也要吃。”
  “它们营养丰富。”
  “你发烧了,不宜食用油腻食物。”
  “所以我特意选了菜包而非肉包,并且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吃好了补充营养,身体才能恢复得快。”
  “等吃完这些。”
  “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
  “发烧这种病,必须要看医生,开点药来调理。”
  听闻李怀山如此说。
  周青仪犹豫了一阵,终究还是拿起包子,轻轻咬了一口。
  心中嘀咕着:
  “既然都已经买来了。”
  “如果不吃,似乎也太浪费了。”
  哇,真的太美味了!
  再来一口!
  可提及去医院的事,周青仪不禁皱起了秀眉:
  “我不想去医院。”
  “在家躺躺,休息一下就没事了。”
  李怀山感到无语。
  他不便去摸丈母娘的额头,毕竟那样做不太合适。

  因此也不清楚她烧得有多严重。
  但从她的精神状态来看。
  确实需要找个医生诊断一下才放心。
  看到周青仪嘴里塞得鼓鼓的,还不忘噘嘴表示自己的不情愿。
  李怀山不动声色地道:
  “随你的便吧。”
  “如果你不去看医生。”
  “那我就在这儿陪着你,你一个人在家,万一感冒加重,体温更高就糟糕了。”
  小样儿,
  我还治不了你!
  果不其然,听完李怀山的话后,周青仪眨巴着眼睛思索了一下。
  发现李怀山说得诚恳,只得妥协。
  毕竟。
  如今只有李怀山在身边。
  而冉秋叶又不在家。
  周青仪还担忧院子里的人会乱嚼舌根。
  但她仍忍不住撅起嘴抱怨:
  “你就是欺负我。”
  “我都说了,我这不过是小感冒,以前都是这样过来的。”
  “你对秋叶就不会这样强硬,不会强迫她。”
  李怀山回应:
  “秋叶她听话!”
  这话让周青仪哑口无言,只能委屈地点头答应。
  饭后,周青仪简单收拾了一下。
  与李怀山一同出门。
  出门前。
  李怀山贴心地为丈母娘披上一件厚外套。
  来到院子门口时。
  果然有几位邻居在偷偷张望。
  院子里的人都已知晓,这位帅气小伙是冉家的女婿。
  尽管如此,他们难免心里嘀咕。
  毕竟。
  周青仪的丈夫离世多年,而她正值三十多岁的芳华,且美貌依旧。
  常人总会揣测。
  这样的女子,总该有些故事才是正常的。
  当两人走出门时,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询问道:
  “秋叶她妈。”
  “你们这是要出门啊?”
  周青仪略感尴尬,但仍故作镇定:
  “李嫂子。”
  “我们现在打算去医院一趟。”
  “晚上受了凉。”
  “本来不想麻烦去医院,而且秋叶还要上课。”
  “但是怀山担心我一个人在家病情加重,坚持要陪我去医院看看医生。”
  听了周青仪的回答。
  李嫂子上下打量两人一番,然后开口说道:
  “那真是太好了。”
  “秋叶找的对象真不错,懂得孝敬长辈。”
  “人家也是真心关心你,这样的好女婿可不多见。”
  不过这话里的真情假意,就不得而知了。
  对于这样的邻里关系,李怀山并不在意,只盼望着早日能让丈母娘搬离这里。
  否则,
  以周青仪的性格。
  倘若长期独居在这个院子里。
  早晚有一天,她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孤僻。
  离开院子后。
  李怀山在前面推着车,周青仪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直到走出一段距离后,李怀山才跨上自行车,招呼道:
  “上来吧。”
  考虑到丈母娘还在发烧。
  让她跳上车恐怕坐不稳当。
  待周青仪安稳地上车后,李怀山才开始蹬车前行。
  幸好,
  李怀山个头够高,
  要不然还真难以完成这一系列动作。
  骑行途中,李怀山不忘提醒:
  “你现在还在发烧。”
  “抓牢我的衣服,小心坐稳了。”
  周青仪犹豫片刻,最终伸出纤手,紧紧拽住李怀山衣角的衣角。
  很快到了医院。
  进入医院,周青仪明显紧张起来。
  还好,接诊她的是一位中年女医生,这让周青仪稍微放松了一些。
  医生看过二人后,有些惊讶。
  毕竟,
  当今社会,
  能同时遇到一对颜值如此出众的男女,实属罕见,
  让人看着也觉得赏心悦目。
  医生询问了相关情况,摸了摸周青仪的额头后,诊断道:
  “是因为受凉引起的流行性感冒。”
  “这个季节,这种感冒很常见,先吃点退烧药和感冒药。”
  “如果服药后仍未退烧,持续发热的话。”
  “再来复查一次。”
  听到不用打针的消息,
  周青仪长长舒了一口气,她最怕的就是打针。
  医生一边记录处方单一边询问:
  “姓名。”
  “周青仪。”
  “年龄。”
  “三十六岁。”
  咦??
  听到这个数字,女医生惊讶地抬眼看了一眼周青仪,
  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比实际年龄显老或年轻的患者她都见过不少,
  但像眼前这位女士这般相差如此之大的,还是头一回遇见。
  于是,医生下意识地看向一旁的李怀山,
  好奇地问道:"


  https://www.biqivge.com/book/77355863/303029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