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搬家


他要护小乔一世周全!

        所以他必须迅速成长起来,成长到能为她遮风挡雨的地步。

        她想去江南,他便陪她去江南。

        她喜欢行医,他便陪着她救人。

        她心系家人,他也可以替他照看好沈家。

        只要她快乐,让他做什么都可以!

        想到这儿,徐怀瑾越发懊恼,要不是明年要去青河书院,不考试会让人诟病,他都懒得考了。

        那些文章哪儿有见小乔重要?

        徐怀瑾渐行渐远。

        钱俊还有点反应不过来,“赵陵,怀瑾他刚才是在,在开导我么?”

        “好像,是吧。”赵陵懵懵道。

        说完,他拍了拍自己的脸瞬间笑成了朵菊花,“没想到徐怀瑾也有开导人的时候,钱大公子,你听明白了么?”

        钱俊又是一愣。

        怀瑾说,“人生是你自己的,路也是你自己要走的。”

        他说的没错,人生只是他自己的,父亲的期望也好欣赏也罢,都只是外物。

        钱雨薇和他兄妹一场,他有责任没错,可她还有父亲没有大哥,能做的他都做了,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他与其在这儿费尽心力的争取怀瑾在父亲的面前说一句谅解的话,把徐怀瑾这样的朋友生生往外推,倒不如靠自己的努力为未来拼一把。

        “怀瑾,谢谢你——”钱俊冲着越来越远的身影大声喊道,也不管人家能不能听见。

        他喘了口气,又转过来,“赵陵,也谢谢你。”

        他终于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了。

        赵陵乐呵呵的拍拍他的肩膀道,“谢什么,都是兄弟。”

        徐怀瑾听见身后的喊声,脚步不停,只有嘴角微微一动。

        钱俊还不算太无药可救。

        但他依旧不悦。

        考试害得他给小乔准备的新年礼物只准备到了一半。

        眼看着离过年也就半个月时间,他还得要赶在新年之前把礼物准备好。

        过去十三年里,她的新年和生辰他没能参与。

        但她每一年的生辰礼物,他都会逐一补上。

        回家之前,徐怀瑾又去了一趟书铺。

        老赵火急火燎的让祁武传信,说是出了大事。

        前几日才说起四海钱庄琅琊那边的分号被人恶意提现,说不定正与此事有关。

        “公子,出事了。”刚上二楼,老赵便迫不及待的说道。

        知道徐怀瑾最近几日心情不佳,他废话都不说了。

        “琅琊那边来信,又有好几家持咱们四海钱庄银票的商户,要在琅琊分号大额兑换现银,动辄就五万两、十万两。”

        “如今琅琊分号的库存已经告急,从各地调过去的现银都因为雪天封路,都耽搁在路上了。”

        “查到兑换现银的人是什么来路了么?”

        老赵说道,“都是在琅琊经商的普通商户,说是临近年关,需要大量现银,便想要将银票都兑现。”

        顿了顿,他又道,“但我们的人查到,这些人多办都是做丝绸瓷器茶叶生意的。”

        即便琅琊王是个被皇城遗忘的存在,但在琅琊,他依旧是天。

        瓷器丝绸茶叶生意,又是琅琊最挣钱的几样。

        看来他是低估那位琅琊王了。

        明年五月的寿辰,如今就已经开始想方设法的筹措银子了。

        想从他四海钱庄下手,吞而并之么?

        那就试试看!

        “通知琅琊分号,即日起准备提前歇业过年。若有持银票要大额兑换现银的,须登记后等五日再兑。”

        这怎么能行?万一他们觉得四海钱庄没钱了可如何是好?

        老赵忧心忡忡。

        不曾想,徐怀瑾接着便道,“不管谁人问起,都对外说,钱庄里的近百两现银已被城中的大商户们兑换一空。从外地调银需要时间。”

        他们不是喜欢现银,想把四海钱庄掏空么?

        那就试试看,是他们先把钱庄掏空,还是劫富济贫的那些人先一步把大商户们的宅邸掏空。

        徐怀瑾这话一出,老赵直接笑出声来。

        他就不该为公子担忧。

        打四海钱庄主意的人,根本就是自作孽!

        “盯好了琅琊那边,告诉琅琊分号的人,若之后那些人要再次将大量现银存进钱庄,也同样要登记之后过五日才能存入。”

        老赵郑重点点头,“明白了,公子。”

        毕竟大家都想往钱庄存现银,钱庄的人又都回家过年了,可没没办法像平时一样有那么多人手能忙得开。

        “不日我便要去锦州,届时老柳也会更随我去,这边的事便交给你了。”

        老赵迟疑了下,点点头。

        徐怀瑾的目光才他脸上扫过,便起身离开了。

        母亲已经将东西收拾的差不多了,也是到时候启程了。

        沈月乔回家便收到徐怀瑾让人给她捎的信。

        他在信里说,等他考完试。他们便会搬来。

        沈月乔在出发去河阳县前,便麻烦杨万里派人去将城西的两进小院都收拾干净了。

        收到徐怀瑾的来信,沈月乔便高高兴兴的去看了那小院。

        屋里用的桌椅板凳原先都有,但都旧了,她请示过林氏,将自家库房里淘换下来八九成新的家具都给搬了过去。

        床铺被褥甚至幔帐门帘,以及锅碗瓢盆等等,都按照徐家人习惯用的样式给淘换一新。

        整个小院焕然一新。

        之前徐怀瑾找人帮忙打了匾额也好了,那木匠直接派人送了过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就等他们一家住进来了。

        当然,虽然沈月乔有心给他们个惊喜,但徐怀瑾还是很快就收到了沈月乔把小院打扫一新的消息。

        腊月十五。

        宜出行,搬家,入宅,上梁等。诸事皆宜。

        阴了几日的天空终于晴朗起来,一早便出了太阳。

        谢氏听了徐怀瑾的,只带上一家老小的换洗衣裳,以及家里为数不多的几本书,一家四口连同家当,一辆马车一辆牛车便装好了,甚至还有空余。

        家里那些锅碗瓢盆桌椅板凳都是些老东西了,也没有什么搬走的价值。

        当年他们从京城出来,便只带了几件衣裳。

        如今要离开,同样是轻车简从。

        谢氏看着住了五六年的小院子,感慨了一句,“时光催人老啊。”

        当年从京城匆匆忙忙离开,她本以为就要终老在这个破落小院了。

        没想到还有离开的一天。

        瑾哥儿从没让她失望过,这孩子的母亲在天之灵,是不是也能看见他如此优秀的模样?


  https://www.biqivge.com/book/77815356/1050648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