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陈煜棠傅嘉年 > 第143章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6

第143章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6


唐明轩抵达京城,刚一下火车,就按照爷爷给出的地址,在京城的胡同里转了好些时候,终于站定在一户老旧的四合小院跟前。他叩响了四合小院的门,门不过是虚掩着的,上头的一双铜制门环下缘已经被磨得锃亮,随着他敲门的动作,不停地摇摇晃晃。

        半晌也没有人过来开门,唐明轩有些不知所措,旁边经过的邻居见了,热心问道:“年轻人是来走亲戚的吧?”

        唐明轩含糊点了点头,对方笑道:“许多人住在一处,你敲门没人应的,进去就是。”

        唐明轩这才走进四合小院里头,小院里头有两个小孩子正在奔跑戏耍,而井边则站了一位五十来许的老者,正一下一下地将木桶从井底提上来。老者大概是受了风寒,动作十分缓慢,时不时的就要停下来咳嗽几声。

        唐明轩四下看了看,也无人好去问询,便走到老者跟前,帮着他将木桶往上提,一边说道:“伯伯,请问……”

        老者偏过头去看他,几乎同时,手上一松。唐明轩毫无防备,险些没有拉住沉重的木桶,弄了一个措手不及,木桶往下滑了滑,唐明轩才重新抓住。

        “伯伯啊,您要是没了劲儿,也提前知会一声啊,险些把我都带下井底去。”

        老者讷讷道:“你……你找谁?”

        唐明轩“唔”了一声,正要继续说下去,又被老者打断。

        “你认不认得唐一鸣?”

        唐明轩听了这三个字,心神猛地一收,紧盯着老者,顿了顿才问:“您是彦叔?”

        对方嘴唇哆嗦了两下,重重点了点头,唐明轩似叹非叹道:“我是轩儿啊。”

        唐明轩此行北上,唐源彬担心他初来乍到,在偌大的京城里摸不清头脑,嘱托他来找当年唐家的旧仆,便是彦叔。当初为唐一鸣夫妇收尸的也是他。

        彦叔顿了半晌,沁出了满眼的泪花,重重拍了拍唐明轩的臂膀,痛声道:“少爷啊!我就说,怎么会有人长得和老爷那么相像!一眨眼间,都长这么大了。”

        唐明轩看彦叔如此激动,百感交集,心里也不太好过,轻声道:“我父亲的事情,多亏彦叔了。”

        彦叔哽住,不停摆手,竟说不出一个字来,过了半晌,经由唐明轩给他顺气,他才稍微平息了一些。

        “老太爷现在怎么样?身体还好吧。”

        唐明轩点了点头,从怀里拿出一封书信交给彦叔。彦叔认出信封上是唐源彬的字体,赶紧拆开来看了,看完之后,彦叔小心翼翼地将书信收起,激动地握紧了唐明轩的手,道:“没想到少爷都开工厂了,真是有出息,唐家以后可就有指望了!少爷你放心,京城大大小小的建筑,我都熟络,咱们从今天开始就挨个走遍!”

        唐明轩甚为开心,和彦叔吃了一顿便饭,便开始了在京城的实地堪景计划。彦叔不愧是在京城住了几十年的老人家,早已对京城的大街小巷摸了个门儿清,更因为在唐家做了许多年的管家,对木雕和木制建筑也有很深的了解,唐明轩提出了要去几处景点参观,却被彦叔笑呵呵的否定了。

        “这几处景点都是传世之作,你上来就去看着这么难的东西,恐怕很难摸清其中的精髓,要不这样,你先跟我去看几处简单的,那些建筑和你说的那些景点布局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处,就当是给你打底了。”

        唐明轩有些不信邪,又想早些赶回荥州,表面上没有反驳,真的要跨出门去时,还是七绕八绕,奔着他说的那几处景点去了。彦叔也不强求,就陪着他奔走。唐明轩从各个角度拍了许多古建筑的照片,又带回彦叔居住的小四合院儿里,一张张细细拿出来看,果然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传世之作的构造手法甚是精妙,许多高超的技法都是隐藏在精巧的外观之下的,光凭外表,的确很难看出其中的关窍。

        彦叔早已料到了唐明轩会遇到的困难,当下耐心劝导道:“这些地方你总不能将它们拆开了看,总归还是要去一些平实的地方。对了,我还认识一些木工匠人,咱们去拜访他们也是可以的。”

        唐明轩当即又重拾信心,听了彦叔的劝诫,从民宅一类的古建筑开始考察,还在彦叔的帮助下四处走访,一点点填补了自己关于古建筑的知识空缺,绘制出的草图也愈发完善,只是返回荥州的归期也越发不确定了。

        而荥州近来,则是风平浪静,政局平稳,百姓和乐,没有什么要事发生。但城郊的靶场上,却传来了阵阵剧烈的爆炸声,随着爆炸声,靶场的南山上山崩地裂,沙石滚滚。

        只见靶场上站了一排排的岗哨,从四方严密的戒备起来,而在靶场中央,傅渭川带着包括傅嘉年在内的一干军官,看着远处的袅袅青烟,缓缓点了点头。

        傅渭川看了看身旁的肖竹隐和胡耀,道:“做得不错,这地雷的威力比我想象的还要大。短短时间内,你们能研制到这个地步,值得嘉奖!”

        胡耀嘿声谦虚了几句,肖竹隐则有些心不在焉,蔫蔫的站在一旁,没有吱声。

        傅渭川转头看向李义昌,笑道:“老李,你觉得有了这个东西,咱们和翼州还有多大的差距?”

        李义昌看山头上的烟雾,正看得着迷,听见傅渭川叫自己,不假思索道:“嗨,大帅,瞧你说的,咱们本来也用不着怕翼州,现在有了地雷,更是如虎添翼呀!”

        傅渭川哈哈大笑起来,又想起什么,转身看了傅嘉年一眼,道:“你怎么看?”

        傅嘉年看出傅渭川的意图,犹豫了一下,委婉地劝说道:“我认为咱们研究这些东西,未必就是要和翼州争一个高下。”

        傅渭川却好像没有听见傅嘉年的话一样,继续对着李义昌道:“老李啊,你知不知道咱们军队现在的物资储备怎么样,能不能立马就去打翼州?”

        李义昌也早就想打仗,挣回之前丢失的颜面,现在被傅渭川的话被戳中心事,眼睛一亮,深吸了一口气,正要说话,又看到一旁向来神色冷淡的傅嘉年,憋了会儿,只好略带敷衍道:“还可以。”

        傅渭川板下面孔,骂道:“咱们兄弟两个讲话,你盯着旁人看做什么?难不成还有人敢给你穿小鞋?”

        李义昌无奈道:“报告大帅,物资储备充足,随时可以开战!”

        傅渭川欣然拍手,道:“好!你回去看一看,定下一个日子,咱们去打翼州,把咱们的石江县夺回来!肖会长、胡先生,后面制作地雷的事,就靠你们了,请尽快制作,越多越好!”

        傅渭川说得极具感染力,胡耀和肖竹隐不得不应了下来,傅渭川身后的军官也纷纷热血沸腾,叫嚣道:“不要说是区区石江县,就是整个翼州都是咱们的!”

        傅嘉年蹙了蹙眉,饶是傅渭川刚刚已经话里有话地威慑了他,他还是趁着欢呼声停歇的时候,对傅渭川劝诫道:“爸,咱们荥州现在好容易和平了一段时间,应把发展实业作为首要。战争太过劳民伤财,您忘记之前刚刚打完仗的时候,百业萧条、老百姓们三餐不继的状况了吗?”

        傅渭川当着军官们的面,不便发作,压着一腔怒气,道:“难道他们的家园被人抢夺、流离失所就好过了?”

        傅嘉年默了默,委婉说道:“百姓还是较为看重自己能不能吃饱饭,当初石江县被侵占的时候,翼州便贴出了告示,留在石江县的百姓一律按照人口补贴给他们大量的粮食,以弥补他们被损毁的田地,石江县的百姓因此才愿意归顺翼州。如果咱们……”

        即便是傅嘉年的话语已经极近委婉,还是戳中了傅渭川的痛点。因为当初翼州便是拿了石江县的百姓纷纷归顺一事来嘲讽傅渭川的无能,翼州大帅严荣廷还曾经亲自登门戏谑傅渭川,使得傅渭川大病了一场。

        傅渭川厉声骂道:“你好大的胆子,竟然帮着外人讲话!自古以来就是士农工商,你之前便放着好好的路不走,偏要去弄什么下九流,现在又不在军中老老实实地做事,跑去做生意,满身的铜臭气,当真是扶不起的阿斗。我傅渭川一辈子金戈铁马,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一个胆小怕事的儿子?你要是不想打仗,就尽管躲在后头莫要出声,不要在这里坏我的士气!”

        傅渭川这一通话说下来,四周静悄悄的,等级较低的军官都面无表情,只当没有听见,而和傅渭川、傅嘉年父子关系较为亲近的高官,都面露尴尬,却没有人去劝说傅渭川,而是偷眼去看傅嘉年脸上的神色。

        傅嘉年脸上有些难看,但在众人面前,仍然强自镇定,缓缓道了声“知道了”,便从站得四四方方的队列中走了出来,渐渐远离。

        肖竹隐忍不住看了眼傅嘉年远去的背影,发觉傅嘉年微微低着头,脊背没有以往那样笔挺,往日的冷淡形象一扫而空,留给人一串深深的落寞。肖竹隐紧不住有些发怔,耳边却传来傅渭川温声的话语。

        “肖会长、胡先生,让你们见笑了,这桩事情就这么说定了,请务必早日将地雷交付给李参谋长,也请你们务必严格保守秘密,若是泄露出去,按军规处置。”


  https://www.biqivge.com/book/94506529/815268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