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投喂记(美食) > 第10章 馄饨五般来

第10章 馄饨五般来


待到日头渐西,微风中逐渐带了丝丝凉意,她们这才出了胡人酒肆,去瞧别家的食铺是何模样。

        几人方才虽饮了三勒浆,但到底未曾用些饭食。夏日炎炎,她们本想去用些冷淘,一家萧家馄饨却映入眼帘。墨竹看到了食铺内空着的少许案几,忙禀告道:“小娘子,这萧家馄饨1在长安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若是在冬日,这队伍就要从店门外排到西市门口。如今是夏日,店内才有了位子。”

        听到这家店竟如此风靡,宇文修多罗自然不能错过这样不用排队的好机会,一行人便走了进去,寻了位子坐下,四个人分点了四份馄饨。

        店铺倒也宽敞,打扫得明亮整洁,一尘不染。寥寥几个陈设颜色素淡,颇具古风,一根一根挺拔的竹子拼接成一道屏风,横在店中。竹子生凉,将夏日的炎热与浮躁尽数褪去,让人顿时有了田园隐居之感,仿佛到了五柳先生诗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处。

        候了片刻后,店博士就将香气扑鼻的馄饨端上了桌,但见碗中汤水极为清透,若是滤掉上面的油,便可以用来煮茶了。汤中漂浮着形如偃月,白胖细嫩的馄饨。宇文修多罗拿着白瓷调羹舀起一个,咬破筋道又轻薄的面皮后,就尝到了其中鲜美的汤汁和细嫩的猪肉馅,那一瞬间,她只觉自己从前吃过的馄饨都如同淡然无味,这一口馄饨鲜得让她险些咬掉自己的舌头。

        三婢自然也做此感受,最喜吃的墨竹甚至都想落下泪来,直叹世间怎能有如此鲜美可口的馄饨。

        “这馄饨皮极薄,又有如此韧性,想来是和面时加了些鸡蛋。内馅极细,我猜想是水打馅煮出来。汤水清澈,该是吊汤之手法,只是我从未喝过如此鲜美的吊汤,实在是猜不出是如何做出来的。”宇文修多罗一面吃着,一面轻声与三婢说着,“做这馄饨之人,当真是在用自己的心去做菜,如名厨伊尹2再世。”

        谁知她话音刚落,就听到有人说:“若是能让这位娘子全猜出来,那某的萧家馄饨也不必在长安立足了。”

        她一转头,就见一郎君慵懒地倚在墙边。他肤色极白,细长的丹凤眼如凤尾一般勾起,眼下的泪痣凭添了几分阴柔之气,开口道:“某姓萧,在家中行五。”

        宇文修多罗微微一笑,起身施礼:“儿是宇文氏女。”说罢,又问道:“想来这馄饨便是出自萧五郎之手了?”墨竹等人试图阻止,毕竟在她们心中,宇文修多罗是王妃,岂能对平头百姓如此,谁知宇文修多罗根本不理会她们的劝阻。

        萧五郎颔首,见眼前女郎衣着锦绣,周遭丫鬟又欲要阻止她行礼,便知眼前人当是个贵人。在长安城中,随处遇到高官贵女不足为奇。只是他见宇文修多罗并不为阶级礼法所束缚,心中倒升起了好感,更愿与她攀谈。

        宇文修多罗接着道:“郎君的手艺,可称天下无双。皮薄馅鲜,汤水醇香,令儿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世人皆喜珍馐美味,但真正懂的人却寥寥无几。”这位萧五郎双臂抱胸,语气中似有着对世俗的不屑,“某这些年一直在等一知音,如今看来终于等到了。”

        听到他的话,宇文修多罗笑了:“人皆说见字如人,但儿却觉得,见饭食亦如见人。看来,儿先前的猜测是不错了。依着食谱,用手去做,菜品之味只能浮于表面。但用心去做,才能感受到食物中极其细微的变化,也才能巧妙地将各类食物之味结合在一起,烹出天下至鲜之食物。”

        “能否做出一碗极为美味的馄饨,汤水也很重要。郎君做的馄饨汤水,尝起来当是鸡汤,以吊汤之法熬成,只是不知这鸡汤为何能如此鲜美?”

        她这般说了后,萧五郎哈哈大笑:“此乃是我萧氏祖传之方,也是萧家立身之本。委实不能告知宇文娘子。”

        宇文修多罗也知自己莽撞了,忙行了礼:“是儿冒犯了,还望萧郎君勿怪。”

        萧五郎爽快地摆了摆手,显然是毫不在意。此时,却见宇文修多罗复又坐了回去:“虽说与萧郎君相谈甚欢,但这馄饨要凉了,儿定要趁热吃,万不能错过这般美味。”说罢,便又舀了一勺馄饨,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

        萧五郎面上的笑意却更浓了,待到宇文修多罗她们用完一碗馄饨,欲要付钱之时,却开了口:“某已经许多年未曾见到对厨艺有如此见地之人了,难得投缘,今日宇文娘子的馄饨算是某请了,不必给钱。”

        看起来还真是个性情中人,宇文修多罗却一向不喜欠人情,坚持道:“虽说是投缘,但萧郎君也是经营食铺之人,儿既然吃了馄饨,便一定要给钱的。”

        谁知萧五郎却面色一顿,直摆手道:“某接了家中的铺子,却并不在意赚钱几何,只在意是否有伯牙子期那般的知音。若有知音相伴,即便吃糠咽菜,某亦甘之如饴。若只有金银,即使山珍海味,某也只觉味同嚼蜡。”

        “若宇文娘子执意给钱,便是不认某这个朋友了。”

        听了这一席话,宇文修多罗只得放弃了付钱。墨竹只觉王妃不该与除了大王外的其他郎君这般欢喜相谈,当下便道:“小娘子,闭市的时辰要到了,咱们该回府了。”

        可宇文修多罗想的却是,自己要在闭市前买好些吃食,打包带走,所以此刻也施礼告别:“此时也是儿该回府的时辰了,萧郎君,儿先告辞了。”

        萧五郎难得碰到投缘之人,自然盼望着下次再见,忙对宇文修多罗道:“不知以后是否还有机会与宇文娘子相见,共论做菜之道。”

        而宇文修多罗也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大厨,自然应下:“那是自然,儿对萧郎君的厨艺敬仰不已。过些日子儿来西市取衣衫之时,一定会再来的。”

        萧五郎点了点头:“好,那便一言为定。”

        待到走出馄饨店时,宇文修多罗仍觉口中的鲜香经久不散,令人回味。正要理一理戴着的帷帽,却忽有一阵大风吹过,她的帷帽被刮掉,她与几个丫鬟皆是惊呼一声,却见一双白玉一般的手将帷帽接住,递给了她。

        宇文修多罗忙接过萧五郎手中的帷帽,一面道着谢,一面忙戴上。此时,萧五郎不免多打量了她一眼,只是就这样一眼,便惊艳了他的余生。

        眼前的女郎雪肤花貌,明艳动人,面上并无过多妆饰,只额间一点梅花花钿,便映衬得她更为娇俏。因着受惊,眸中露出了不安,如同他幼年见过的小兔子一般。

        这一瞬间,他的心跳忽然重如擂鼓,又快如涌浪,待到宇文修多罗要离开时,他才回过神来,叫住了宇文修多罗:“宇文娘子!某名为萧镜,字子默。”

        宇文修多罗顿了顿身子,掩在帷帽后的面上露出了笑意,回道:“儿记下了。”说罢,带着三婢缓步离开了。

        只剩下萧镜倚在萧家馄饨的门口,凤眸微眯,如痴如醉地盯着宇文修多罗离去的窈窕背影。

        而宇文修多罗一行人一面走着,一面又免不了夸赞萧家馄饨的美味。此时,日头已经要落山了,墨竹提醒道:“小娘子,闭市锣鼓该是要敲响了,咱们还是快些回府罢。”

        宇文修多罗这才放弃了继续游玩的心思,几人走去庾家角黍3门前,虽然仍有人排队,但是较正午时还是少了不少人。

        候了一会子,便轮到她们了。宇文修多罗笑吟吟地问道:“这位博士,不知你们店里有哪些角黍?”

        “小店内有白米角黍,红枣角黍,板栗角黍,还有咸口角黍,不知娘子想要哪一种?”

        宇文修多罗最喜欢这些小吃了,询问了三婢后就决定每一种都包几个带回去。接过了油纸包着的角黍后,几个人又去了一家饮子铺。这个时代流行的饮料,就是用草本植物煎煮成的汤剂,还详细地分成了“五色饮”,“五香饮”等。此时正是夏日,乌梅饮与姜饮最受欢迎,她各买了些,继续包了起来。

        随后,几人又买了些点心带回去,这才意犹未尽地离开西市。

        黄土铺就的大道之上,牛车朝着赵王府行去。宇文修多罗揭开帘子,就见街道两旁皆矗立着高大的槐树。此时,西市中的官员已在敲锣,声音远远地传至了宇文修多罗耳中。想来,此时西市众人正尽数散去,待到敲锣三百下后,所有店铺酒肆都要关门,西市闭市。

        今日的西市之行,倒真是让她欢快不已。

        —————————————————————————————————————————

        赵王府之内,李福方练完剑,接过帕子擦了擦额上的汗,就见侍从秦默前来禀告:“大王,王妃回府了。”

        李福听了,也只是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先是去沐浴更衣,祛了一身的汗,再往宇文修多罗的院子走去。秦默跟在后面,心中暗道,看来大王是对王妃有意的。他是李福身边最亲近之人,自然也知二人虽同在王府,却整日各在各的院子里,心中自然焦急。

        此时,宇文修多罗也换了身衣裳,和几个丫鬟围坐在案几前。她一面将手中的蜂蜜浇在白棕子上,一面问道:“墨竹,你上次说那个叫珊瑚的丫头,可堪重用?”

        “是。”墨竹笑着应下,“那丫头也是宇文家的家生子,忠心自不用说。且她一向对膳食最是热衷,婢子还一直想着将来有一天将她也提拔上来,侍候王妃。”

        宇文修多罗打算开食铺赚钱,只是她身为贵族,在这个时代不能用自己的身份去开,只能用自己丫鬟的名义。但是她一定要找一个绝对忠心可靠之人。

        “那就明日开始,让她也近前来侍候。”宇文修多罗一面说着,一面将手中的蜂蜜放下。她不想说“侍候”一词,却找不到其他词语来代替。

        墨竹刚应了一声是,就听到了一阵珠帘碰撞之声,轻轻的脚步声同时传来。


  https://www.biqivge.com/book/98774262/247503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